隨著第二屆“海右人才節”的舉行,濟南喊出招才引智最強音。為吸引更多人才來濟留濟,濟南傾力打造“一節一賽,一會一禮,一刊一行”招才引智工作體系,與人才共赴山海之約。濟南市校友經濟發展促進會“高校+校友+資金+產業+城市”的發展模式,為人才搭建了創新創業的廣闊舞臺,更為濟南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歷下區高校聚集、人才活躍、創新動能澎湃,是2023年山東省科技創新強縣。近年來,歷下區全過程發力,不斷優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錨定人才創業服務、資智賦能、成果轉化,全面打造科創人才集聚新高地。
聚焦精細精準
搭建全周期創業服務體系
2020年,創業者錢鑫帶著“領先的科學可視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項目回到濟南,成立山東幻彩動漫有限公司。在歷下區“創享歷”計劃等政策扶持下,團隊很快“出圈”,公司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緊密貼合人才來濟落地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需求,配強“政策工具箱”。圍繞人才創業、孵化、加速、產業化、上市等時期的政策需求,歷下區系統梳理和篩選省市區三級扶持政策,形成了涵蓋人才服務支持、減稅降費、融資支持、創業扶持、創新激勵、扶優扶強等6類84項政策匯編,并為超1000家企業發放2000余冊政策匯編。像錢鑫一樣回濟創業的高層次人才,一落地就收到了政策“大禮包”。
注重跨界融合,配強“服務工具箱”。落地中國信通院“星火鏈網”超級節點、華為濟南創新中心、百度“雙中心”等公共服務云平臺,暢通歸口受理、集成推進、即時反饋等服務通道,搭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為支撐的孵化體系,支持科技企業40余家、國家級領軍人才創業項目13個。
瞄準品質提升,配強“生活工具箱”。依托中央商務區、濟南泉城人才公園、CBD國際消費中心商圈等優勢,制定公共安全、生態休閑、日常出行、創業引領等多元生活場景清單,“一站式”提供各類人才計劃申報服務,推動102名外國專家與轄區高校院所、重點科技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外籍人才在歷下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聚焦共育共享
搭建全要素資智賦能體系
圍繞全市“1+N”項目孵化矩陣建設,歷下區建強齊魯科技金融大廈核心基地,聚焦“科創”與“金融”雙向賦能,持續深化資智融合。
發揮優勢強帶動作用。歷下區政府引導基金成立以來,圍繞人才集聚高地建設,聚焦歷下區主導產業,打造多支人才類創投基金與天使基金,與山東人才集團、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共同組建了2億元的人才創投基金;與合創資本等公司共同組建了2億元的合創新動能天使基金;與山藍資本等公司正在組建1.35億元的山藍資本醫療天使基金,重點助力歷下區人才企業與早期科創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已引入深創投、合創資本、浪潮科創中心、上海國際集團等基金管理公司17家,管理基金21只,基金管理規模達79.41億元。
優化資本配置。歷下區先后組建儲備政府引導基金9只,總規模達67.7億元。引入山東省科技金融增信平臺,累計評估800余個省級重大創新項目,實現了22億元融資意向,助推全區300余家企業獲得“高企貸”“齊魯科研貸”“善科貸”等信貸支持60億元。
搶抓全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創建機遇,建成全國首家齊聚滬深北三大證券交易所省級基地,打造2個市級私募投資集聚區,為擬上市科技企業提供專業的上市融資輔導服務。目前,海看股份登陸深交所、中創股份登陸科創板,山東互聯網傳媒正準備登陸資本市場。
聚焦高質高效
搭建全過程成果轉化體系
打通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山東大學“電動汽車換電站充電功率的多時間尺度決策方法”等5項發明專利轉化落地。在項目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歷下區積極組建研發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助力中試生產及客戶端驗證,引入戰略投資,并購產業鏈下游企業,優化產品,以點帶面開展全產業鏈服務,探索形成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成果產業化——產品優化推廣”的成果轉移轉化模式。通過項目實施帶動依托單位營收實現躍遷式增長,相關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培養了一批產業緊缺型高科技人才,形成以依托單位為中心的產業生態鏈。
這是歷下區利用“1+6+N”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案例。目前,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20億元。
重點項目引領。歷下區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聯合省、市共建山東科技大市場項目,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各類科技要素活躍流通,打造全省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新引擎。山東科技大市場預計年轉化科技成果超過50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50億元,引育高層次人才100人以上。
做大做強品牌活動。歷下區建立“線下路演+線上推廣+成果展示+學術交流”互動模式,組織策劃“海聚歷下·國際會議月”系列活動3場,成功舉辦歷下區高層次人才技術成果推介會,8個成果轉化項目現場簽約。推動濟南(歷下)國際人才創新中心獲評2023年度“科創中國”試點園區,全面支持科創人才和企業開展成果推介、項目對接、行業論壇等活動,持續擦亮“海聚歷下”品牌。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更多創新人才。歷下區將利用好“海右人才”平臺優勢,實施“領航、塑能、提質、創優”四大人才行動,積極推動創新鏈條、產業鏈條和人才鏈條深度融合,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成為全市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全省創新創業孵化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