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些魚游得多歡快!”6月24日下午,正在濟柴動力有限公司生態池邊忙碌的中水處理工作人員關新對同事說。這個“能養魚”的生態池,是濟柴動力多年來堅持高標準做好中水處理的生動答卷,更是踐行綠色發展的企業樣本。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多年來,濟柴動力嚴格做好生產污廢水處理工作,通過投資引進國際先進的水處理設備,積極做好地下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將生產形成的含有大量油、顆粒物以及COD等化學成分的工業廢水處理成達到國家一級A類水質標準的可二次利用的中水,并常年保持,可直接投入企業綠化、清潔、養殖等工作中,每年節省用水費用30余萬元。
2024年年初,濟柴動力更進一步,利用濟南市中水回用補貼金,以處理后的中水為水源,建造了生態池水系統,實現了中水養魚,同時還在站內種植了灌木,增設太陽能路燈,打造出一個綠色環保的生態中水站。
“中水養魚,是成果更是督促。魚兒就像‘晴雨表’,代表我們在水處理方面一直堅持高標準,并且要求不斷提高。”濟柴動力中水運行班班長陳振山說。
據陳振山介紹,今年以來,濟柴動力結合企業發展實際,針對中水處理中的關鍵環節“氣浮系統”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改造,同時加強日常維護保養,中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得到提高。
中水養魚一小步,生態發展一大步。濟柴動力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高水平中水處理的探索實踐助力美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