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2024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從促供需、強品牌、優環境等五方面提出25項具體措施。專家表示,《工作方案》是面對家政行業、消費大環境以及勞動力市場等發生的新情況作出的新部署,相比往年,涉及范圍更廣、力度更大,影響更遠。(6月25日潮新聞)家政業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2021年,商務部等14部門曾聯合印發《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統籌供需兩側、城鄉兩端,提出7項22條工作舉措,旨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從實踐看,行動計劃正在穩步實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家政興農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必要出臺更有現實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工作方案。這既是一種政策加持,更將提振家政服務消費,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題中之義。而吸納了諸多農業勞動力的家政服務業,恰恰能發揮這樣的作用。特別是伴隨著忙碌的城市生活節奏,對家庭衛生、育兒、老年護理的家政服務需求越加旺盛。輸出鄉村勞動力,培養家政人才,辦好家政產業,無論是增進村民收入,還是緩解城市壓力都大有益處。
與此相對應,工作方案的主要著力點是大幅提升家政服務水平,使之成體系、成規模、出品牌,主要目的則是為了興農,即發揮家政服務業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目前行業缺口超過2000萬。要解決家政行業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問題,關鍵在于讓農村勞動力“出得來、留得住、干得好”。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對接幫扶工作機制、創新供需對接方式、加強相關政策保障等;另一方面,要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唯有讓更多“小保姆”看到行業發展的好光景,才能持續吸引更多人加入。
“小家政”關聯“大產業”,托起“大民生”。這不僅需要勞動者“打鐵自身硬”,還需要各部門細化和落實各項加持政策。期待各地各相關部門抓好家政興農政策落實落地,形成政策合力,促進家政服務業品牌化、規范化發展,切實以行業健康發展,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廣闊發展空間,撐起群眾致富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