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民聲收音機”,精準把握群眾需求;將辦公桌“搬”到一線,把問題解決在“現場”;推行積分管理機制,促進社區管理增效提質……在濟南起步區崔寨街道清寧理想社區,全區首個“移動辦公”工作法正悄然步入大眾視野。
據了解,清寧理想社區已回遷崔寨街道牛家村、楊家村、谷廟村、謝家村數千名群眾。回遷以來,清寧理想社區堅持問題導向,重構小區治理秩序,圍繞服務、治理、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城市化轉型治理路徑,推動居民由“村民”向“市民”轉變,樂享城市幸福生活。
如今在清寧理想社區,每周三上午都會開展一場“民聲收音機”活動,社區與物業工作人員齊聚在中心廣場,以話家常的方式,與居民們展開面對面的溝通,對于能夠當場辦理的事項,工作人員立即著手處理;對于較為復雜的、需要協調其他部門解決的問題,社區會在一定時限內高效解決。
問題在什么地方,辦公現場就落在什么地方。配合“民聲收音機”活動,清寧理想社區于4月份提出“移動辦公桌”治理方式。“移動辦公桌”活動同樣固定在每周三上午開展,管區、村委、物業、居民代表共同來到問題現場,直觀了解問題的實際情況。通過該方式,清寧理想社區已建立9次詳盡的問題臺賬,高效解決70余起社區問題。
為進一步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清寧理想社區通過協商確定社區居民公約,在環境衛生、鄰里互助、糾紛調解等方面細化規范約束,引導居民踐行良好生活習慣、做社區的“主人翁”;成立黨員服務隊,廣泛開展義診、孝老愛親、文明倡導等群眾性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居民共同參與社區治理。今年清寧理想社區還將推行積分獎勵機制,加快構建起以黨組織為核心,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