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記者從濟南市文物保護利用中心獲悉,當天上午,該中心實施的九頂塔摩崖造像修繕保護工程順利通過初步驗收。驗收專家組首先到九頂塔摩崖造像修繕保護工程現場,結合修繕方案實地查驗文物修繕質量。隨后,在工程初步驗收會上,聽取建設、施工、監理和設計單位對工程情況的匯報,審閱工程資料并現場詢問相關情況,最后形成并宣讀專家論證意見。
接下來,濟南市文物保護利用中心將認真總結此項工程的寶貴經驗,繼續做好千佛崖修繕保護工程監督及日常管理工作。
九頂塔位于濟南柳埠東南2.5公里靈鷲山九塔寺內,據《山東通志》記載,九頂塔為唐代名將尉遲敬德監工修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塔剎部分,塔檐上8座小塔懷抱著一座5米多高的中心小塔。9座小塔形成塔林之勢,精妙絕倫,九頂塔也因而得名。在九頂塔附近山崖上有開鑿于唐代天寶年間的26龕、83尊摩崖造像。造像分為4個區域,其中第1至16龕為1號區域,第17至24龕為2號區域,第25龕為3號區域,第26龕為4號區域。除了第26龕刻于九頂塔民族風情園圣水泉中央獨立塊石之上,其他3個區域的造像均在峭壁山崖之上。其中,比較重要的造像有藥師佛和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合稱東方三圣。
這些摩崖造像制作精美,造型多樣,尤其是獅口銜蓮花為底座的處理方式,在山東地區同時期造像中很少見,是研究唐初佛教造像藝術及美術史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是研究唐朝佛教發展史和山東地區佛教造像藝術繼承與發展關系的重要實物例證。
1988年1月13日,“千佛崖造像(包括龍虎塔、九頂塔)”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頂塔摩崖造像文物修繕保護工程于2021年9月18日獲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2022年8月19日獲批復方案。2023年8月31日,九頂塔摩崖造像文物修繕保護工程開始實施,這是歷史上針對九頂塔摩崖造像進行的首次大規模修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