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14日表示,從7月16日開始,我國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7月16日至8月15日),水利系統將全面啟動防汛關鍵期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四預”措施,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突出抓好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王寶恩當日在水利部舉行的“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有關情況新聞通氣會上說,從歷史資料分析,“七下八上”期間,全國洪水多發頻發,容易發生流域性洪水。據預測,今年“七下八上”期間,我國旱澇并發、澇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極端突發事件趨多、趨廣、趨頻、趨強,致災影響重,形勢嚴峻復雜。
據介紹,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后,水利系統將全面啟動防汛關鍵期工作機制,防御意識、機制、節奏、措施全面與關鍵期要求相匹配。實行水利部部長“周會商+局地暴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部領導逐日主持會商;水利部相關干部職工全面進入防汛關鍵期工作狀態;加密監測預報、風險研判和靶向預警,強化信息報送、調度指揮、指導支持各項措施。
今年我國旱澇并發,汛情和旱情呈現發生“早”、量級“大”、時間“長”、發展“快”等特點。入汛以來,珠江、長江、太湖、淮河等流域大江大河大湖發生了20次編號洪水,華北、黃淮等北方地區發生嚴重旱情。
“當前,太湖第2號洪水、淮河第1號洪水正在發展,長江第1號、第2號洪水仍處于演進過程中,湖南華容縣團洲垸險情后續應急處置還在持續,防御工作須臾不能放松。”王寶恩說。
水利部提醒社會公眾、各地和各有關部門,進入“七下八上”意味著今年防汛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要緊繃防汛這根弦,做好各項防范應對準備工作。(據新華社電)
【相關新聞】
七大江河流域都有可能發生洪水
14日,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七下八上”關鍵期汛情預測,七大江河流域都有可能發生洪水,洪水防御可能面臨多線防汛。
根據預測,“七下八上”期間,我國降雨總體呈“北多南少”分布,松花江、遼河,海河流域漳衛河、子牙河,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長江上游和漢江等偏多二到五成;長江流域洞庭湖鄱陽湖水系南部、珠江流域北江、東江、韓江,福建閩江等偏少二到五成。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水汽循環加劇和飽和水汽增加,有研究表明大氣溫度每升高1℃,大氣的水汽含量將增加7%,極易造成極端暴雨天氣,極易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城市內澇等,防范應對難度大。
所以要高度關注長江上游、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南系、松花江、遼河等多雨區局地暴雨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內澇等災害。
水利部還表示,目前,中小水庫、病險水庫、淤地壩點多量大,抗御洪水的能力較低,安全度汛壓力大。同時,今年水利工程項目多,部分項目需要跨汛期施工,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風險高。(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皖川渝鄂等地3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14日發布,13日8時至14日8時,安徽、河南、云南、四川、重慶、湖北、江蘇、浙江、吉林等地3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太湖平均水位漲至3.92米,仍超過警戒水位0.12米;淮河王家壩水文站水位緩退至27.89米,仍超警0.39米。長江中下游干流九江以下江段及鄱陽湖波動緩退,水位仍超警。
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受暴雨影響,太湖、長江中下游干流九江以下江段、江西鄱陽湖及修水維持超警,淮河上游干流王家壩河段將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目前,水利部維持針對安徽、江西、湖南3省洪水防御Ⅲ級應急響應和針對黑龍江、江蘇、湖北、重慶、四川5省市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據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