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東博物館將迎來自己“70歲”的生日。省博將舉辦盛大的慶祝儀式,來慶祝這個具有非凡意義的“生日”。作為建設中的博物館之城,濟南擁有眾多類型各異的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它們共同形成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博之光。
山東博物館是山東省歷史文物、藝術作品及自然標本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從1954年成立至今,省博已走過了70年的發展歷程。山東博物館在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猶如一座堅固的橋梁,憑借其獨特的歷史魅力和豐富的藏品,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
在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里,博物館眾多,有山東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章丘區博物館、平陰縣博物館等各級博物館,還有膠濟鐵路博物館、宏濟堂博物館等專題博物館、展覽館,構成了一道豐富多彩的文博風景線。
??從廣智院到山東省博物館
時光回轉到1909年(清宣統元年),山東巡撫袁樹勛上奏清政府,獲準在山東圖書館內附設山東金石保存所。其任務是“凡本省新出土之品與舊拓精本,博訪兼收”。這是國內省級地方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具有博物館性質的機構。
1948年7月,由中共華東局、山東省政府機關領導的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青州成立,9月遷至濟南,簡稱“古管會”。古管會做了大量的文物征集工作。1950年12月25日,山東金石保存所南遷四川的文物運回濟南,經文化部批準交由古管會收藏,古管會舉辦了“四川運回古物展覽”(后文物移交山東省博物館)。
1952年,遵循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提出的意見要求、山東省人民政府指示,山東省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與濟南廣智院合并改組,成立山東省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53年10月19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準,將山東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山東省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合并,成立山東省博物館籌備處。
山東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的部門人員,為山東省博物館籌備處組織機構的主要構成人員。山東金石保存所南遷文物中的珍品、濟南廣智院的部分展品以及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歷年搜集的古物,為山東省博物館打下了堅實的藏品基礎。如現在山東博物館館藏的鴨嘴獸、大極樂鳥和華麗琴鳥尾等珍稀物種標本等就來源于1904年建成的廣智院。
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確定山東省博物館為全國地志博物館試點單位。
1955年2月1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任命張靜齋為山東省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徐眉生、王獻唐、秦亢青為副主任。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建館工作于1955年底基本完成;1957年8月29日,山東省文化局下發(57)文人字第312號“關于正式成立山東省博物館的通知”,任命徐眉生為山東省博物館館長,秦亢青為副館長。至此,山東省博物館正式掛牌成立。
山東省博物館館址的確定,也顯示出其獨特之處。當時的館址分為東、西兩院:東院位于濟南市廣智院街廣智院舊址;西院位于濟南市上新街世界紅卍字會濟南母院舊址,始建于1942年。館址的選擇和改建充分體現了歷史建筑保護與文化遺產傳承的理念。
從廣智院、山東金石保存所、膠東文管會與省文管會、山東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省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再到山東省博物館的成立,是一個集合、融合的過程。山東金石保存所南遷文物中的珍品、濟南廣智院的部分展品以及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歷年搜集的古物,為山東省博物館打下了堅實的藏品基礎。山東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的部門人員,為山東省博物館籌備處組織機構的主要構成人員。這些,成就了山東省博物館,也使得這座國家級博物館在建館之初就擁有了強壯的“體魄”。
??山東省博物館是新中國博物館建設的標桿與模板
山東省博物館的成立,成為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以本省歷史為敘事主線的省級博物館的興建范本。也可以說,山東省博物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博物館建設的標桿與模板。
山東省博物館自建館之初至1978年,是館內藏品的快速增長期。改革開放后,在經濟騰飛、欣欣向榮的大背景下,山東省博物館也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隨著山東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繁榮,為滿足現代化展覽的陳列要求,位于千佛山北麓的山東省博物館于1992年10月主體工程落成,山東省博物館躋身當時國內大型博物館行列,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時期。至此,山東省博物館發展成為富有地方特色,包括歷史、自然、藝術等多門類的新型省級博物館,成為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和展覽中心,尤其在陶瓷器、青銅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璽印、簡牘、漢畫像石、書畫、善本書的收藏方面見長。2008年,在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利民舉措之下,山東省博物館宣布對外免費開放,這一舉措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又上一個高峰。
2006年,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山東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山東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又一次提上日程,成為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繁榮發展山東文化事業、促進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一項重大決策。新館選址在濟南市區主干道經十路東段,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會開放,新館主體建筑面積8.29萬平方米、高74米,建成后在館舍面積、
展陳環境、自動化管
理、文物保護等硬件設施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山東省博物館自此更名為山東博物館,開啟了文博事業的新篇章。
70年的時光走過,山東
博物館不斷邁上新的平臺、不斷達到新的高度,到今天,這座山東省體量最大的博物館又成為
全省最有名的“網紅”之一,成為國內外游客來到濟南必到的打卡地。
??濟南市的各類博物館數量已近百家
山東省是文物大省,更是博物館大省。據了解,山東備案博物館達735家,擁有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
物館數量達127家,山東省博
物館總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革命類博物館數量,都穩居全國第一。在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序列中,山東擁有18座,與北京并列全國第一。
山東博物館的發展與
取得的成就,也從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濟南市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壯大、輝煌。
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近年來,濟南市的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數量逐年增長,全市正式登記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由2016年底的38家增長到目前的94家,門類涵蓋文物、非遺、民俗、革命、錢幣、汽車、書信、匾額、玉器、鐘表、奇石、陶瓷、紅木、年畫雕版等各類主題。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由2019年底的4家增長到目前的12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4家、二級博物館2家、三級博物館6家。博物館數量和質量居全省前列。
2024年,濟南市將持續優化全市博物館體系布局,繼續完善主體多元、類型多樣、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博物館體系。實施類博物館培育計劃,篩選10至20家類博物館納入儲備名單并進行培育發展,組織召開博物館設立備案工作培訓會,進一步細化完善博物館設立備案手冊和指南,重點發展填補濟南市博物館門類空白、體現區域特色、行業特性的非國有博物館和國有行業博物館。
當下,全國各地的很多博物館都成為所在城市最熱的旅游目的地,成為網紅打卡地,讓“博物館熱”迅速出圈。這和博物館的特殊性質,展覽和展出的文物都具有網紅體質有關,也和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少年兒童將游覽博物館當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有關,反映出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濃厚熱情。
濟南市的博物館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各種展覽越來越多,走進博物館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走進當地的博物館。可以相信,濟南的博物館將會不斷散發出獨特的文博魅力,讓更多的人領略濟南歷史文化的獨特韻味!
相關鏈接
濟南轄區內博物館(紀念館)名錄
1.山東博物館
2.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
3.山東省地質博物館4.齊魯錢幣博物館
5.山東建筑大學博物館
6.濟南市博物館
7.濟南市歷城區博物館
8.濟南市長清區博物館
9.濟南市章丘區博物館
10.濟南市濟陽區博物館
11.平陰縣博物館12.商河縣博物館
13.濟南高新區辛棄疾紀念館
14.濟南市章丘區城子崖遺址博物館15.濟南戰役紀念館
16.中國共產黨山東省黨史陳列館
17.山東省郵電博物館18.山東大學博物館
19.山東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20.山東民俗文化博物館
21.濟南宏濟堂博物館
22.山東華夏匾額博物館
23.山東宏濟堂博物館
24.山東華夏汽車博物館
25.山東祥石齋國石博物館
26.濟南市智邦糧食文化博物館
27.濟南市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
28.濟南東方玉器藝術博物館
29.山東省權衡天下秤砣博物館30.山東省劉氏古鐘表博物館
31.山東道可道傳統禮樂博物館32.濟南薪傳古陶瓷博物館
33.山東伴山紫砂博物館
34.山東自生堂年畫雕版博物館
35.濟南市小廣寒博物館36.濟南邁麥戲曲博物館
37.山東云水普洱茶文化博物館38.山東金石書法博物館
39.濟南魯藝書畫裝裱藝術博物館40.濟南市萊蕪區博物館
41.萊蕪戰役指揮所舊址紀念館
42.萊蕪戰役紀念館
43.山東山歌榨油博物館
44.山東亓氏醬香源民俗博物館
45.山東泰順齋南腸博物館46.山東黃石關孟姜女文化民俗博物館
47.濟南市萊蕪區多福硯博物館
48.濟南市萊蕪區華山民俗博物館
49.濟南市萊蕪高新區萬福山民俗博物館
50.山東巧奪天工紅木博物館
51.萊蕪雪野旅游區房干村鄉村記憶博物館52.濟南市萊蕪區幸福童年攝影藝術博物館53.濟南市萊蕪區古嬴翰林博物館
54.山東棋山民俗博物館
55.濟南市萊蕪區萊東抗日戰爭紀念館
56.濟南市萊蕪區萊東民俗文化博物館
57.山東省泰崍天寶泰山玉石文化博物館
58.山東省老石頭泰山玉石文化博物館
59.山東靈巖石文化創意博物館
60.齊魯體育文化博物館
61.山東眼科博物館
62.山東省中醫藥博物館
63.商河縣麥丘文化博物館
64.商河縣今朝酒業酒文化博物館65.山東東方中國民藝博物館
66.山東華僑博物館
67.商河縣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68.濟南市萊蕪區山楂之戀博物館69.濟南市歷城區南部山區野風酥煎餅博物館
70.山東探礦博物館
71.濟南金訶藏醫藥文化博物館72.濟南市鋼城區紅日紅色文化博物館73.濟南市濟陽區濟水韶音農耕文化博物館74.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清寧民俗
文化博物館75.章丘區明水淺井粘土礦工業文化博物館76.山東鐵路博物館(膠濟鐵路博物館)77.槐蔭區西沙記憶博物館78.濟南市長清區飾美民俗博物館
79.濟南市市中區天成觀賞石博物館
80.濟南市歷城區文史哲閱讀博物館
81.濟南皇亭體育文化博物館
82.濟南影像博物館
83.平陰縣孝直鎮耕讀博物館
84.濟南市萊蕪區家具文化博物館
85.商河縣地毯文化博物館
86.濟南市濟陽區芳遠民俗博物館
87.濟南市長清區將軍山中醫藥博物館
88.山東新華翻砂廠舊址博物館
89.濟南市章丘區友誼葫蘆博物館90.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博物館
91.濟南百花洲民俗博物館
92.濟南市市中區石崮寨民俗科普博物館93.濟南市華熙生物透明質酸博物館
94.山東古建筑構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