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齊魯 > 正文

“幼轉老”是社會養老的有益探索

來源:濟南日報發布時間:2024-08-12 16:45:24

  浙江金華北苑第一幼兒園是一家開辦25年的老牌幼兒園,但隨著“少子化”發展,曾經火爆的招生場面已經不見。2023年秋,在生育率降低、居民養老需求凸顯的新形勢下,這家幼兒園經改造成了“社區養老院”,受到了社會好評。據了解,除了浙江金華外,深圳、太原、濟南等多地已有“幼轉老”“老幼共托”的實踐。(8月11日上觀新聞報道)當下,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老去,養老問題不可避免地提上日程,如何讓老人能夠安度晚年,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社會養老服務是一個有效解決途徑,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入住養老院也成為很多老人的選擇。然而,我國社會養老機構數量較少,面臨“一床難求”的困境,很多老人排隊等候多年。各地試點“幼轉老”“老幼共托”模式,將閑置資源激活,助力推動社會養老服務,乃是有益探索。

  近些年來,我國出生率和出生人口都在下降,幼兒數量減少產生連鎖反應,不可避免地影響至下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093萬人,較2022年減少了534.5萬人。入園的幼兒少了,導致幼兒園過剩,2022、2023兩年,全國幼兒園數量減少了約2萬所。一邊是不斷減少的幼兒,另一邊則是持續增長的老人,將幼兒園改造成養老院,或許是“一老一幼”難題的新解法。

  幼兒園與養老院在硬件設施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如都需要安全舒適的環境、便捷的衛生設施、營養可口的餐食、貼心的照顧等。同時,幼兒園教師擁有專業素養,具備良好的親和力和溝通能力,經過專業培訓后,能夠很快勝任養老護理工作,進一步降低了轉型成本。因此,通過適當改造和升級,將幼兒園轉變為符合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空間,實現資源再利用,快速增加養老服務供給,有效緩解養老資源緊張的問題。

  這種順應時代潮流發展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方向,將閑置的幼兒園等教育資源轉化為養老服務設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模式,不僅化解了部分幼兒園的運營困境,有效增加了養老床位,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選擇,還可促進人員再就業,可謂是一舉多得,也體現了社會對老齡化問題的積極應對。

  當然,“幼轉老”模式的推廣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政策法規限制、資金投入問題、運營模式的轉變等。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簡化審批流程、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鼓勵支持條件適合的幼兒園轉型養老院,擴大普惠性養老機構的供給。同時,應加強對轉型過程中的指導和監管,確保改造后的設施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保障養老服務的質量,防范發生虐待老人、侵占權益等情況。此外,還可以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創新服務模式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服務質量。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