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前一天泉水節詩詞擂臺賽的激戰,8月14日下午,大明湖北岸的自然廣場上,詩詞愛好者云集,本場比賽延續前一天未完的“戰局”,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擂主3次易主,30位選手輪番上臺。“下次比賽什么時候?”“這樣的比賽應該多搞!”“看不夠,根本看不夠!”“比不夠!根本比不夠!”“多少詩人生歷下,泉城自古是詩城。”從中華“二安”詩詞大會、“二安”文旅節到“泉”在濟南過五一·“詩城詞都”對詩擂臺賽,再到如今的泉水節詩詞擂臺賽,每一次詩詞活動都引發市民游客的追捧熱潮,這背后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更是無數濟南人、濟南游客的詩意人生和熱愛堅持,接力續寫著濟南“詩城詞都”的美名。
泉城詩詞高手都來了
新黃河記者在活動現場發現,前來報名的選手中有不少詩詞圈里的“老熟人”。
五一期間,王慧就參加過“詩城詞都”對詩擂臺賽超然樓賽區的比賽,并且入圍了決賽。作為此次擂臺賽首日的最后一位擂主,王慧在堅守5輪后,遇到了頗具實力的選手劉蘭景。經過第一環節的激烈比拼后,王慧在第二輪遺憾敗下陣來。賽后,她說,“對手很厲害,我有點緊張了。能堅持這么多輪,已經很滿意了。”
劉蘭景曾經登上《中國詩詞大會》,退休后從河北定居濟南,才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成了濟南詩詞圈里公認的高手,在今年五一期間的“詩城詞都”對詩擂臺賽超然樓賽區,劉蘭景也曾多次登臺,憑借出色的發揮威脅擂主地位。而這一次,她終于如愿以償當上了擂主。
賽后,劉蘭景對本次活動的舉辦連連稱贊:“現在很多家長鼓勵孩子學習古詩詞,這樣的活動給了孩子一個展示的機會,也有利于古詩詞文化在青少年中間的傳承。”
劉蘭景與路靜是老年大學的同學,兩人都喜歡詩詞,平時也少不了切磋,兩位在現場的對決你來我往,極具觀賞性,在長達8分鐘的飛花令后,路靜險勝,贏得擂主。路靜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尤其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接下來看小孩哥、小孩姐的
除了詩詞高手們的實力對決,從幼兒園到大學生的各路小孩哥、小孩姐一一亮相,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6歲萌寶陳希玥在13日打了一場后仍覺不過癮,追問主辦方:“什么時候還有?我還來!”果然,14日的擂臺賽現場又看到了她的身影。這一次,陳希玥在“對答如流”環節,應對沉著,反應靈敏,引得觀眾忍不住“姨母笑”,不過最終折戟第二關。陳希玥說,第一天參加完比賽,她覺得特別好玩,所以就求著姥姥和媽媽帶她再來比一次,“太好玩了,我還想再比一次”。
5歲的蔣守正也是第二次參加詩詞比賽,上次還是“詩城詞都”對詩擂臺賽,短短3個月的時間里,他的詩詞儲備已經有了“質的提升”。一上臺,他就很自信地和主持人說:“我能背71首詩了,上次還是42首。”詩詞儲備增加了近30首,臺風也越發穩健,在遇到不會的題的時候,蔣守正主動問臺下觀眾:“你們愿意給我一次機會嗎?”在大家的幫助下,他成功闖過了第一關。不過,當被主持人問到是否還繼續挑戰時,小孩哥見好就收:“不要了,不要了!”瀟灑離去。為什么不繼續第二關?蔣守正坦率回答,“我怕錢減少了!”對于這筆獎金,小孩哥早有打算,立馬帶著另外兩位小朋友換了3杯酸梅汁。
泉水節詩詞擂臺賽上,12歲少女張恩瑜與擂主王慧你來我往,直至活動結束仍是難分伯仲,只好相約來日再戰。14日,兩位如約赴戰,以“湖”字飛花,多個回合后,張恩瑜拜下陣來。下臺后的張恩瑜立刻調整心態,取了號碼決定再戰擂主,最后經過數分鐘的飛花令攻擂成功,現場觀眾不禁感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夜幕降臨,散開的人群涌向即將亮燈的超然樓。我們相信,詩詞也是一道光,在未來很長的日子里,將點亮更多濟南人的生活。(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任曉斐石曉丹劉杰劉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