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是支撐濟南制造、濟南創造的重要力量。8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委組織部等部門解讀《關于加強新時代濟南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濟南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完備,特別是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空天信息等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更加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若干措施》圍繞高技能人才引進、培育、評價、激勵等主要環節,提出實施“職業教育固本強基”“技能培訓提質增效”“技能工匠選培引育”“工程師隊伍增量擴容”“技能人才評價創新”“技能人才多元激勵”六大行動,共22條具體舉措。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據介紹,《若干措施》聚焦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堵點痛點,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從打通技能人才學習成長通道、深化技能人才評價改革等方面,提出若干創新舉措,讓一技之長者有事業舞臺、有上升通道。提出開展“技能+學歷”技工教育改革,打造技能人才立體式發展通道;支持駐濟高職院校面向本校學生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加大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在數字、建筑等領域相關龍頭企業探索開展“一試雙證”試點,實現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互通、互認、互信。
《若干措施》將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與加快推動工業強市、服務全市重點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緊密結合,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提出實施“職業教育固本強基行動”,通過打造“五位一體”協同育人模式、支持企業與駐濟高校聯合建設現代產業學院等,進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匹配度;提出實施“工程師隊伍增量擴容行動”,緊密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空天信息等全市重點產業,加大現場工程師、數字技術工程師、海外工程師等引進培養力度,在關鍵領域提前布局人才儲備。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羅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