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濟南市市中區二七新村街道建新社區,“英雄山薪火”宣講團正在用真實可靠的革命史料、生動鮮活的語言,向社區黨員群眾講述濟南戰役。
近年來,濟南市堅持以“理響泉城”理論宣講品牌為引領,聚焦黨的創新理論“誰來講”“在哪講”“怎么講”“講什么”,積極探索先模人物宣講“隊伍+陣地+內容”創新模式,將崇尚英雄、學習模范、宣傳英模等工作貫穿到宣講工作中,持續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創新闡釋、創新表達、創新傳播。
濟南市大力挖掘先模典型,組建先進模范宣講團,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理論宣講培訓,讓更多先模典型走上講臺,發揮教育人、鼓舞人、引領人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影響身邊人”的生動局面。全國三八紅旗手高淑貞、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張保國等先模典型,用百姓語言、百姓視角講述自己、身邊人的精彩故事,拉進了先模典型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
濟南市因地制宜用好各類場地、激活各種資源,開設固定、沉浸、互動、流動課堂,把宣講臺搬到田間地頭、村居廣場等一線場域,延伸到“學習強國”線下空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景化”空間,擴展到“濟南宣講”微信公眾號、濟南宣講網等網絡云端,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宣講”“泉城好家風巡講”“頌百年風華 傳紅色基因”等系列宣講活動,真正讓先模人物宣講在基層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比如借“泉在濟南過暑假”東風,開辟理論宣講“校外課堂”,運用三澗溪鄉村振興展館、濟南戰役紀念館等基地推出“體驗式”宣講路徑,組織先模人物、中小學生等入館宣講。
濟南市將英模人物宣講融入社區日常治理、嵌入機關黨支部活動、浸潤學校思政工作體系、走進百姓文藝文化生活,通過發揮“關鍵少數”引領示范作用,最大限度激發起全社會崇尚英模、學習英模、捍衛英模、關愛英模的濃厚氛圍。創新推出“情景式”宣講路徑,將先模人物宣講與戲曲電影、報告文學、舞蹈、話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創作推出戲曲電影《二十二萬公里路》、報告文學《英雄山》、話劇《千里尋黨》等一批文藝精品力作。
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槐蔭區通過開展“點單式”微宣講,增強先模人物宣講的針對性、實效性。這是濟南市變“講什么要什么”為“要什么講什么”的一個縮影。濟南市通過問卷調查、專題調研、群眾反饋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群眾對英模人物宣講內容、形式、時間節點等的需求,探索實踐“問答式”宣講路徑,實現“群眾點單”“宣講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