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到身著制服的城管人在我們這條路上走,就感覺非常心安,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隨時上前詢問,他們都會耐心給我們解答。”這是萊蕪區文化路和魯中大街上的一些商家對記者說的話。群眾的贊揚讓萊蕪區城管局的執法隊員們心里暖暖的。今年以來,萊蕪區城管局深入踐行“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推行并不斷創新“行走城管”工作機制,推動管理重心下移、執法力量下沉、主動服務升級,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一線行走,馬路辦公問題發現在路上
自3月起,萊蕪區城管局開展“一線行走,馬路辦公”行動,將問題解決在一線。每天早上7點半至8點半,領導干部帶隊包路全員參與,在魯中大街、文化路等重點路段開展巡查,動態小微市容環境問題現場即辦,基礎設施損壞、違反市容規定問題,通過數字化城管系統轉辦,確保問題發現及時、解決快速。半年以來,共發現各類問題7680件。
區城管局實行領導干部帶頭、主要負責人幫扶機制以來,路面見勤率、見管率顯著提高,群眾對各項管理規定有了更深的了解,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同時,在城市管理中易出現的苗頭性問題,也實現了前置預防和化解。
延伸行走機制
服務“不打烊”管理全覆蓋
城市管理的每一個舉措和細節都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區城管局根據群眾反映和日常工作實際,將行走城管機制在時間和內容上再次延伸,讓服務半徑最大化,關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兒。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油煙擾民、噪聲污染等問題,我們在八小時工作之外,又延伸了兩個時間段,晚7點至11點和晚11點至次日,集中查治餐飲行業露天燒烤問題及渣土、物料車輛撒漏問題。”區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對于查處的車輛,我們堅持‘一案三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渣土管理行業得到更有效規范。”
城市管理工作每天都不同,行走城管每天都在路上。區城管局將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時段有側重點地制定巡查內容,真正實現城市管理無死角、全覆蓋。
行走城管見實效溫暖城管入人心
占道經營、馬路市場問題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頑疾,面對這一城市治理“堵點”,執法人員經過考察調研,與街道(鎮)及社區、物業等多次召開圓桌會議商討,決定在流動商販集中區域就近選址,引導流動攤販入點集中規范經營,既給流動攤販“安了家”,又緩解了“管理難”問題。
最終,規范提升原57處臨時便民疏導點,其中設立應急果蔬類35處,市民通過“濟南掌上城管”小程序,就可以查到這35處疏導點具體位置。考慮到年齡大的居民及商販手機查詢不方便,還制作了便民服務信息卡和主城區部分便民疏導點點位圖,方便其前往。此外,利用閑置公共自行車棚改造13處便民疏導點,解決了主城區用地緊張問題,占道經營投訴也降低了,僅世紀城周邊市民的投訴量就從月均50余件降到3件。
公廁雖小,卻是民生大事。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滿足群眾日常需求。對主城區中老舊小區使用率較高的公廁進行改造,新建公廁配備第三衛生間。此外,餐飲行業的餐廚垃圾運輸、背街小巷臟亂差的治理、開業廣告牌匾的設置……每一項都考慮到市民的實際需要,雖小卻貼心,用實際成效贏得市民稱贊。
“用腳步丈量城市,用真情服務群眾。我們就是要通過以“行走城管”的方式,真正進群眾心、聽百姓意,從群眾感受出發、以百姓體驗為標尺,把城市管理融入到便民服務中,這才是做好城市管理的最根本所在。”萊蕪區城管局主要負責同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