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金波映卷墨韻流長”——山東省沿黃四市圖書館特色館藏文獻聯展在濟南市圖書館中心館開展。參展單位互贈特色館藏文獻并簽署《山東沿黃河流域城市圖書館合作共建戰略協議書》。山東省圖書館紀委書記彭小峻在啟動儀式上講話。她強調,全省各級各類圖書館要秉持創新發展的理念,不斷挖掘和整合地方文化資源,推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將特色館藏聯展活動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廣泛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品牌活動,推動特色館藏聯展走出濟南、走出山東,成為連接全國乃至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榮致辭。他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當代文旅人必須寫好的時代答卷,要不斷深挖山東各地區蘊含的獨特黃河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闡釋好、傳播好各地黃河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廣泛開展文旅資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打造文旅事業特別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黃河文化共同體”,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山東樂章”更加動人、“文旅篇章”更加多彩。聊城市圖書館作代表發言,聊城市圖書館館長林虎表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今后將繼續加強沿黃四市圖書館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共同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的新途徑、新方法。
本次展出的文獻來自東營、泰安、聊城、菏澤等沿黃城市,包括了記載黃河流向、改道、治理等內容的黃河文獻;講述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的紅色文獻;以及系統展示各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社會發展的地域研究文獻等等,共223種287冊。
地方文獻是地區經濟發展、文化交流、歷史沿革、地區現狀和風俗民情的厚重沉淀,地方文獻的搜集、保存、保護與使用,進而傳承文脈,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基本職能與歷史使命。通過文獻聯展的形式,不同地區的文化和歷史得以交流和共享,讀者足不出市即可領略祖國各地的人文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山東省沿黃城市公共圖書館也將以本次文獻聯展為依托,以黃河干流為紐帶,依托流域自然基礎和人文歷史優勢,整合區域優勢文化資源,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加強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沿黃地區率先突破、形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