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62.9億元;1- 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完成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收59.7億元,限上批發業零售額219億元;所有行政村集體年收入全部超過30萬元,50萬元以上行政村達89%……9月11日,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章丘區第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舉行。一組組數據,折射出章丘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創新引領作用凸顯,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今年以來,章丘全面對標“強新優富美高”目標要求,以“項目深化年”為總牽引,圍繞建設現代化強區目標,以“深化項目建設,推動工業強區”為主線,實施工業強區升級、項目深化攻堅、創新引領發展、全域鄉村振興、文旅名城突破、民生保障改善“六大行動”,各項工作呈現新變化,取得新成績。章丘先后獲評全省現代農業強縣、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發展向好
一個個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秋意正濃,豐收在望。走進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搖臂不停旋轉、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廠房里機器轟鳴、車間內忙碌作業……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科技賦能轉型升級,一個個催人奮進的場景,奏響一曲曲昂揚向上的旋律。
重大項目,印證實力,承載希望。今年以來,章丘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按照落地開工一批、成熟完善一批、招引儲備一批的思路滾動實施。開展儲備項目聯合論證,對于投資體量大、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成熟項目提前介入,前置化完成項目選址、規劃土地、環保能耗等工作。1-7月,山東華電章丘熱電等12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1.2億元;華潤雙鶴利民車間技改等5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9億元。
引進“好”、推進“快”、保障“優”,章丘一刻不歇、一招不讓,及時準確把握項目建設全過程制約因素,集中力量,全面突破,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強化項目要素供給,推行項目“預辦理”機制,實現項目“統一派單、容缺預批”。發揮“土地超市”作用,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聚焦上級出臺的扶持政策,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為項目推進提供有力支撐。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招商引資決定著未來發展的增量。章丘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未來產業超前布局,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認真落實“項目謀劃法”,對標“三看三深化”,進一步提高招引質效。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辦法》,在項目信息研判、考察、調度、會審、簽約落地的各個階段盯緊靠上,形成服務項目的全閉環。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舉行集中簽約3次,簽約重點產業項目37個,明水經開區獲評2024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產業園區。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新策劃儲備產業類項目184個,114個項目已辦理立項手續。加大人才引育,舉辦第四屆“百脈匯”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高校人才工作座談會,組建章丘博士聯盟,創建濟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章丘節點”,推進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建設,不斷釋放人才引領發展效能。
頭雁領飛,群雁振翅。區領導帶頭包聯196個重點項目,建立“五個一”推進機制,選派200名項目專員對口服務推進。常態化開展“親清會客廳”“周末有約”政企互動活動,出臺項目集約審批“20條措施”,重點項目從申請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證最快僅用10個工作日……項目攻堅現場閃動著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上門送政策、送服務,以“保姆式”服務為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產業向新
一步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刁鎮化工園被評為全省化工產業智能化改造標桿園區,為實現產業動力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奠定了基礎。
“通過前端數據接入,運用園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對企業安全生產、環保監測、視頻監控等實時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從而實現預警、報警、應急處理。視頻監控中出現異常時,通過AI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塊化數據比對,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會直接下發應急處理指令。”化工園區工作人員說,目前,建成了集安全生產、環境管理、應急管理、封閉管理、能源管理和消防管理等業務相融合的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提升了園區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新發展孕育新動能。章丘聚力技術創新驅動升級,深入推進工賦章丘、數字化轉型提標等行動,強化“數字領航”企業和“晨星工廠”培育,聚鑫鋼結構入選省級數字化車間,泰星新材料、章力機械等7家企業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成立國開大數據集團,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空天信息產業“產教融合先導區”列入全市“雙核兩區”布局規劃,章丘樹莓、章丘黑豬2家科技小院獲批國家級科技小院,永信非織造等4家企業入選第六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恒宇機械等46家企業入選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昊月新材料、科興生物等7家企業入選“好品山東”“泉城好品”。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1-7月,全區分布式光伏已建成并網715.4兆瓦,累計發電8.35億度;實施鑄造行業整治提升項目119個,大漢科技、匯豐鑄造等4家企業新入選省級綠色工廠,一然環保、安莉芳2家企業新入選省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推進落實明水經開區省生態工業園區、省近零碳園區和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試點任務……章丘深入推進產業鏈現代化,優化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打造密切協作、高效協同、一體聯動的產業鏈發展生態。華凌電纜被認定為國家制造業單向冠軍,圣泉新材料、伊萊特能源裝備通過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復審,精密鑄鍛產業集群獲評省級特色產業集群,章鼓核電風機智能車間、華電循環熱電聯產等270個技改項目壓茬推進。
優質的創新生態不僅要有好政策,還要有好服務。章丘深入推進“駐企專員”一線服務行動,推動服務力量向企業傾斜、工作精力向企業集中、資源要素向企業集聚。成立章丘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加強與省市金融機構對接,解決企業融資需求。完善政務服務,拓展異地通辦,深化“一網通辦”,98項事項實現“全省通辦”和“跨省通辦”。深化電子證照數據共享應用,114類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實現同步制發、同步亮證。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獲評全省首批“兩個健康”示范區。“第五屆中國浮選大會”“第十屆女科學家論壇暨清照論壇·女性領導力論壇”在章丘成功舉辦。
從“好不好”轉向“強不強”,從“積累量”轉向“提升質”,章丘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的每一步,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鄉村向美一幅幅產業振興畫卷不斷展開
長空溢彩,大地流金。時下的章丘,從南部山區到中部平原,再到北部沿黃,小米花椒、瓜果蔬菜、玉米水稻喜獲豐收……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景盡收眼底。
章丘美好的底色有農業。今年上半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提升,小麥收獲面積78.2萬畝,總產量33.48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71.76萬噸,肉蛋奶4.75萬噸,展現了“齊魯糧倉、章丘擔當”的實力。
“鄉村振興綜合體項目投資4900萬元,設置紅色展廳、黨建電商學院、筑夢空間、悅享空間等‘一廳一院兩空間’,通過線上直播帶貨和線下超市融合發展,打造跨境電商和國內網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0多萬元。”在雙山街道三澗溪村,村黨委書記高淑貞邊走邊說,按照“北農、中旅、南工”的產業布局,北部彰顯田園風光,培育都市農業;中部突出文旅主題,發展古村旅游;南部強化園區帶動,提升二產層次。同時發揮帶動作用,培育產業集群,聯動周邊10個村打造農文旅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7個,“朱家峪景區+泉城百花園+三澗溪村”精品線路成為群眾休閑旅游好去處,產業興旺“領航”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正變成現實。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在“文祖百菇園”,一排排架子上,菌包探出頭來,撐起高低錯落的菌傘,長勢喜人。
“文祖百菇園”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借力濟南建設“北方種業之都”,開展菌種繁育,一期產能300萬袋,二期計劃產能600萬袋,可滿足章丘及周邊6000畝食用菌種植……依靠種植食用菌,大山里群眾的日子過得愈發紅火。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依托章丘大蔥、龍山小米等十大農業特色產業,推動三產融合,章丘大蔥栽培系統積極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項目。聚焦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全市率先推動村、鎮兩級黨建引領農村“三變”改革,探索出置業資產增收型、龍頭企業帶動型等10種發展路徑,帶動強村富民。引入“舜耕九州”“悠然見”等經營主體100多家,培育章丘大蔥、龍山小米80多個農業品牌產品,建設示范樣板村莊244個、精品線路6條、示范片區6個、田園綜合體4個。建設數字鄉村“智慧大腦”平臺,打造數字鄉村59個、數字鄉村示范村12個,入選第二批山東省數字鄉村試點。布局山水秀、泉水韻、湖光美、黃河情四大片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潔凈村莊”行動,推動“出彩人家”建設全覆蓋、常態化,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的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良好的鄉風和治理環境,不僅能無聲地滋養當地群眾,也是吸引外來游客的軟環境。章丘推進“文明有章”全域實踐,以“文明實踐大篷車”為載體,常態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培育良好社會風尚,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和美樂章。
其行雖堅,其效可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75個黨建工作區,推行“黨建+網格+微治理”模式,構建起辦事、協商、調解、保障“四位一體”治理機制,創新“跨村調處”“輪值調解”等模式,推動村黨組織、廣大黨員常態化入戶走訪、摸排問題,鄉村善治基礎更加牢固。整合下沉黨務、政務、村務等三類31項服務職能,同步打造振興工作站、幸福院等服務載體650多處,配套開發“一碼聯萬家”“數字工具箱”等信息化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業務辦在最基層,服務送到家門口”。
田野,凝聚豐收的熱望;鄉村,走出鏗鏘的足跡。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章丘廣袤大地正釋放著強大的正能量,開拓出一片美好的新天地!
民生向暖一件件惠民實事沁潤心田
家門口有好學校可讀,看病在網上就能掛號,返鄉就業創業人員逐年增多……一件件民生實事猶如綿綿春雨,沁潤著廣大群眾的心田。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諧之本。章丘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建成使用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展“周五職聘”、駐章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等招聘活動,引入直播平臺,推動求職人員與招聘單位“互動優選”。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持續提升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水平。優化調整4條公交路線,美團共享電動車實現試運營,方便了居民出行。與淄博公交實現零距離對接,促進區域間交流合作。加強社會救助與養老服務,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照料護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區人民醫院東院區啟用,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91.45萬人。
文化服務,潤物無聲。開展“泉在濟南·龍山文化旅游季”、百姓劇場等文化惠民活動250多場,龍山文化、焦家遺址編入義務教育階段全國統編教材,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學獲評“全國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十佳案例”,濟南華僑城“國家寶藏奇幻空間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空間”入選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承辦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全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活動。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章丘聚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城鄉生活環境,讓“老居民”樂享“新生活”。
完成國道309改建工程,濟南繞城高速北環段、濟濱高鐵、軌道交通8號線、慶章高速等省市重點交通項目進展順利。小清河章丘港上半年貨物吞吐量3.88萬噸,完成終點釜山港的內外貿河海直達多式聯運。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智慧化市政路燈覆蓋率達30%,加快垃圾分類進程,低碳環保產業園、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餐廚垃圾生物處理項目加快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建立法治督察與法律監督“協作配合、密切聯系、成果共享、責任落實”聯動機制,推進全面依法治區。加強“商量有章”平臺建設,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與社會治理深入融合。打造基層“輕應用賦能中心”,實現數據共享和精準治理,“多網融合、一網協同”數字化基層治理模式入選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創新案例。成立“小網兜”共享會商人民調解委員會,加強基層“一站式”矛調中心規范化建設,設立社區公職律師工作室,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讓市民生活更有品質、更為便捷、更加幸福,為民生答卷增添了新的厚度與溫度。
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章丘將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敢闖敢創、善作善成,擔當實干、接續奮斗,努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