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是中醫藥的重要發源地,是醫宗扁鵲故里。近年來,濟南市以“扁鵲故里”品牌打造為引領,依托省會城市優質富集的中醫藥資源,推動濟南中醫藥工作高質量發展。9月11日,“扁鵲故里”濟南市中醫藥工作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濟南市中醫醫院)東院區舉行。發布會上介紹了濟南市中醫藥體系建設、智慧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轄區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1060家
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耿杰介紹,近年來,濟南市大力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強機制、健網絡、提能力、促產業,中醫醫療、科研、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扁鵲故里康養濟南”中醫藥名片持續擦亮。濟南轄區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1060家,其中三級中醫醫院6家,居全省首位、副省級城市前列。全市二級以上政府辦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全部設置中醫科,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96%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扁鵲故里”服務能力躍遷升級。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是全省首家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布會上,該院黨委書記張若維介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建設情況。
發展空間持續拓展。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濟南市中醫醫院)市中院區、東院區、醫學中心院區“一院三區、一體兩翼”發展布局形成。市中院區開放床位416張,今年增開國醫堂診療區,知名專家定期坐診;東院區設置床位700張,今年初門診開診、新增診室92個,8月份病區開放,年內開放床位將增至300張;醫學中心院區設置床位1000張,主體結構已封頂。
發展內涵持續優化。在廣安門醫院指導下,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制定并完善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了“一院三區”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明確了醫院腫瘤、風濕病、內分泌、皮膚等重點學科的建設目標,聚力建設高水平中西醫結合專科集群、高水平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高水準科研創新轉化平臺。廣安門醫院派出執行院長、副院長常駐濟南;醫務、護理、藥學、科教等管理部門全面對接,指導修訂完善管理制度50余項,信息化建設協同推進。
發展驅動持續增強。國醫大師王慶國、岐黃學者謝雁鳴、首都國醫名師馮興華3個國家級名醫團隊成功落戶。輸出醫院派出23個臨床專業97人到濟南開展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其中包含腫瘤、風濕、內分泌、心血管等重點專業學科帶頭人13人。指導醫院開展新技術20余項,服務患者2萬余人次;建立遠程會診中心、MDT多學科會診中心,指導疑難病、危重病例救治,惠及患者近10萬人次。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7批次38名骨干赴廣安門醫院進修學習。
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東院區的啟用解決了濟南東部主城區沒有三甲中醫醫院的問題,旨在打造服務東部、輻射全市的中西醫結合綜合診療中心。開設臨床專科26個、醫技科室7個,現已開放床位122張。針灸、老年病、內分泌、呼吸、脾胃病、兒科、風濕免疫、腫瘤、皮膚、治未病等重點專科實力強勁,中醫護理門診、針灸科等特色專科開設延時服務至晚8點,深受廣大患者歡迎。同時,東院區還高標準建設了中醫藥文化宣教區域,院內的中藥博物館集聚了大量珍稀中藥標本,面向群眾免費開放。
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
發布會上,長清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世君介紹了長清區作出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將中醫藥融入健康事業發展、融入城市內在發展、融入健康產業發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持續擦亮“扁鵲故里”中醫藥文化名片。
近年來,濟南市中醫藥產業重點圍繞“借船出海,打造魯澳中醫藥協同發展新模式”開展改革探索,成效顯著。山東宏濟堂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孟兆青介紹,為了加快中醫藥走向世界,濟南市與澳門科技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南粵(集團)有限公司四方聯動,依托濟南市“扁鵲故里”中醫藥資源稟賦和澳門、橫琴的政策、市場開放優勢,打造濟南中醫藥產業“借船出海”新模式,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中醫藥成果轉化和出海發展經驗。今年4月,濟南市以“借船出海,打造魯澳中醫藥協同發展新模式”為主題,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
發布全國首個智慧中藥房地方標準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創新中醫智慧服務,發布全國首個智慧中藥房地方標準。
耿杰介紹,濟南市樹牢發展導向,“扁鵲故里”傳承創新成效顯著。
一是強化人力、學科支撐。轄區擁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5人、岐黃學者5人、青年岐黃學者6人;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12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26個,以上均居全省首位。濟南市創建為省中醫藥特色療法應用推廣試點基地。
二是創新智慧服務。發布全國首個智慧中藥房地方標準,建成智慧中藥房9家,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日煎煮能力2.6萬張處方,與近千家醫療機構互聯互通。開發全國首個針對民營中醫診所的云HIS系統與中醫智能輔助診療系統,首批100家診所試點運行。
三是推動“借澳出海”。推動濟南-澳門-珠海中醫藥政策、科技、產業聯動創新。3家濟南企業在橫琴、澳門注冊,取得境外藥品上市許可29種,海外銷售額超7000萬元,形成了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新興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