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國家數據局在重慶召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現場推進會,會上公布了“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實踐案例”,由濟南市申報的《基于泉城鏈的城市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及應用》入選,這也是山東在該領域內的唯一入選案例。記者從濟南市大數據局了解到,針對數據授權難、信息泄露隱患大等數據傳輸過程中的痛點問題,濟南建設覆蓋全市的區塊鏈數據基礎設施泉城鏈平臺,破解了數據流通信任環境缺失、群眾數據權益難以保障等難題,有效推動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安全流通。
截至目前,泉城鏈已“上鏈”返還近40個政府部門的246類數據,開通430萬個個人/企業賬戶,鏈上數據調用次數超過1400萬次。在金融領域,泉城鏈賦能30家銀行92款信貸產品,發放貸款48.2萬筆,授信739億元;實現銀行貸款業務從最少跑3次、5份材料、10到15個工作日,升級為動動手指即可“秒批秒辦”。司法改革方面,泉城鏈助力濟南泉城公證處實現普通公證事項1到2個工作日出證、簡單公證事項立等可取,可支持30余項鏈上數據獲取使用,已累計辦理事項超9000項,精簡材料2萬余項,服務群眾超1萬人。此外,依托泉城鏈打造“數字黃河鏈”,已接入省內16市及銀川、呼和浩特等地住房公積金中心,實現公積金跨區域無證明通辦,已跨域授權使用26萬次。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高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