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這座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悠久歷史的名城,在新時代的全民健身浪潮中,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璀璨光彩。今年以來,濟南市體育局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戰略部署,通過一系列匠心獨運、深謀遠慮的創新舉措,以群眾健康為中心,以創新服務為手段,以平臺建設為依托,將體育精神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的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也讓這座千年古城展現活力。城市綠肺體育公園:全民共享健身樂園
體育公園,不僅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市民健身休閑的首選之地。近年來,濟南市高度重視體育公園建設,將其作為提升城市品質、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舉措。
波光粼粼的湖面、吹過湖畔的清風、現代化的健身器材,吸引無數健身愛好者前來打卡——在大明湖小東湖健身廣場,無論清晨還是傍晚,總是熱鬧非凡,構成了一幅動人的健身畫卷。
2024年,濟南市圓滿完成了6個體育公園的建設任務,市體育局投入100萬元與園林部門協作建設的大明湖小東湖健身廣場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體育公園不僅環境優美,而且設施齊全,涵蓋了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健身步道等多種運動場地,豐富了周邊居民的健身選擇,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森林公園、泉城公園、唐冶智慧體育公園等地的改造提升工程,則是將體育與自然完美融合,通過優化場地布局、完善設施功能、提升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健身環境和更加多元化的健身選擇。同時,千佛山公園健身步道、佛慧山的改造提升也已列入計劃,未來市民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能更多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此外,濟南市體育局還積極推動鄉村健身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投入500多萬元用于農村(社區)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將體育公園延伸到農村地區。通過建設鄉村健身廣場、農民體育樂園等設施,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身條件,讓體育觸及每一個角落,讓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設施維護方面,濟南市體育局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加強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一方面,投入120余萬元籌措430多張乒乓球桌,推動國球進社區、進公園,讓健身設施更加貼近群眾生活;另一方面,加大對17處老舊公共健身設施的維修、改造和更新力度,確保設施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同時,積極探索智慧化管理新模式,通過建設智慧體育平臺實現全民健身設施“一鍵報修”,市民只需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即可輕松上報設施損壞情況,相關部門就可及時響應并處理。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設施維護的效率和質量,也增強了市民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賽事活動四季不息:
激情與汗水交織的盛宴
今年以來,濟南市體育局致力于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全年賽事如同一場永不落幕的體育盛宴,以自主品牌賽事為引領,以高水平賽事為支撐,以群眾賽事為基礎,四季更替,精彩紛呈。
自主品牌賽事方面,依托濟南“山泉湖河城”獨特自然稟賦,培育“泉城”“黃河”等特色品牌,持續舉辦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濟南(泉城)馬拉松、明湖龍舟賽等傳統特色賽事,組織開展沿黃九省、沿黃九市、沿黃九區、“黃河杯”系列等品牌賽事。同時,全新打造了“泉在濟南·全城熱練”全民健身主題系列活動,以“春華”“夏暉”“秋實”“冬蘊”為主題貫穿全年,分四季展開400余項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涵蓋了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傳統體育項目,還引入了街舞、輪滑、攀巖等新興運動項目,滿足了不同群眾的健身需求。此外,精心策劃了“海右人才節”“泉在濟南”系列賽事,以及大學生馬拉松、校友登山節等活動,以賽事吸引招賢納才,賦能城市發展。
高水平賽事方面,以引進觀賞性強國際國內高品質賽事為重點,成功引進山東省首個星級國際馬術賽事“國際馬聯CSI**2024馬術場地障礙賽暨濟南馬術公開賽”以及2024年“泉賦舞莊”國際街舞大賽、濟南國際網球公開賽、全國體育鍛煉標準達標賽等21項國內外大型賽事落地濟南,同時,不斷擴大中國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濟南(泉城)馬拉松等高規格自主品牌賽事影響力。據統計,今年濟南(泉城)馬拉松賽事規模擴大至3萬人,賽事同期舉辦了體育消費節、馬拉松博覽會系列活動,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總計約8774萬元,總體經濟產出效應為2.16億元。以賽惠民、以賽營城理念的成功實踐,進一步提升了泉城影響力,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精彩的觀賽體驗,為濟南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群眾身邊賽事方面,聚焦群眾多層次、多樣化賽事需求,以濟南市全民健身運動會為主線,在全市各區縣(功能區)廣泛開展社區運動會、農民豐收節、鄉村四賽等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濟陽馬拉松、槐蔭馬拉松、平陰女子馬拉松相繼開跑、各具特色,歷城“村超”以及長清、章丘、萊蕪、南山的“村BA”活力四射……真正實現了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全域覆蓋、全民共享”。
截至目前,據全國群眾體育賽事活動信息平臺統計,2024年濟南市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錄入26000余場,穩居山東省首位。同時,濟南市還積極組隊參加省級群眾性體育賽事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剛剛結束的山東省第十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上,濟南市體育局榮獲最佳賽區獎,市中區、槐蔭區、歷城區、章丘區獲評先進單位。此外,市全民健身中心代表濟南市體育局組隊參加省十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體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獲游泳救生項目和社會體育指導(健身)項目團體一等獎;代表山東獲得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總決賽一等獎;參加第一屆山東省運動防護技能大賽獲團體三等獎。
從田徑到游泳,從籃球到足球,每一個項目都承載著市民對體育的熱愛和對健康的追求。這些賽事活動的舉辦,不僅豐富了市民的體育文化生活,更激發了大家參與體育、享受健康的熱情。
體質監測健身指導:
“體衛融合”的健康新路徑
今年以來,濟南市體育局深入探索構建體衛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向市民提供更加全面、科學的健康服務,為市民的健康生活開辟了新路徑。
國民體質監測站是體衛融合的重要載體。市體育局在各區縣設立了國民體質監測站,定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活動,通過專業的測試設備和技術手段,為市民提供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全面評估。同時,根據測試結果,為市民制定個性化的健身計劃和健康指導方案,幫助他們改善身體狀況,提高身體素質。此外,市體育局還積極與教育部門合作,加強學校體育課程建設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
聚焦解決“如何健好身”問題,市體育局建立常態化健身服務機制,將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群眾身邊。據統計,今年濟南市體育局已開展體質監測大篷車“六進”活動42場,監測人數4000余人;防溺水公益講堂46場次,受益人群5500余人;組織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71期,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575人;依托濟南智慧體育小程序,面向全市開展“你來點、我來送”點餐式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配送活動60多場次,服務群眾3000余人次。此外,“冠軍來了”體育人才志愿服務于9月26日啟動,并分別走進歷城區義軒小學、濟南二中、歷下區盛景小學、歷下實驗小學、舜耕中學、東城逸家中學等6所學校,推動體教深度融合。
如今的濟南,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的浪潮洶涌澎湃。從繁華的都市中心到寧靜的鄉村田野,從年輕人到老年人,從公園里的晨練者到健身房里的擼鐵達人,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運動方式,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全民健身的真諦。濟南市體育局正以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為契機,不斷探索新的健身模式和方法,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健身服務,推動濟南市全民健身事業蓬勃向前。
?。蠒r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羅寧通訊員張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