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黃金檔熱播的年代劇《六姊妹》,憑借精彩劇情吸睛,更讓拍攝地安徽淮南晉升為熱門打卡地。在影視與文旅產業深度交融的當下,年代劇又一次成為拉動拍攝地旅游的有力引擎。從早年展現晉商文化輝煌的《喬家大院》,到如今的《六姊妹》《小巷人家》等熱播劇,一部部年代劇讓不少原本小眾的拍攝地走進大眾視野,搖身一變成為旅游打卡勝地,為當地文旅產業注入新活力。
年代劇何以有如此強大的帶動力?其主要原因在于,相較于偶像劇,年代劇扎根于特定歷史時期,拍攝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與獨特的文化底蘊。像《六姊妹》呈現了淮南的工業文化和家風傳承,《小巷人家》則將寧波秀水街的歷史變遷與傳統建筑文化一一展現。觀眾沉浸于劇情時,也加深了對不同地區獨特文化的了解,進而激發了前往拍攝地探尋文化根源的強烈欲望。同時,年代劇在拍攝上更注重特定場景的拍攝,其拍攝地往往承載著真實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底蘊,劇中的場景、建筑、民俗等元素都能讓觀眾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和文化積淀。觀眾在觀看年代劇時,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由此對拍攝地產生強烈的好奇和向往,渴望親身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氣息,探尋歷史的痕跡,奔赴拍攝地打卡。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挑戰與問題也不容忽視。年代劇拍攝地往往都是小眾或是工業文化遺產地,隨著大量游客涌入,其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也將面臨壓力,交通擁堵、住宿緊張、環境衛生等問題隨即凸顯。
另一方面,如何在發展旅游時保護好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避免過度開發與商業化,也是拍攝地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拍攝地旅游熱度有時效性,若不能持續創新提升旅游產品和服務,隨著劇作播出的熱度消退,游客將會快速減少。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要實現年代劇拍攝地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多管齊下: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增強旅游接待能力,提高游客滿意度。二是重視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在開發利用中確保文化和生態的可持續性。三是持續創新旅游產品和服務,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與市場需求,開發文化體驗游、民俗風情游、影視主題游等多樣化項目,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年代劇帶火拍攝地旅游,是影視與文旅融合的成功范例。它為觀眾帶來新的文化體驗和旅游選擇,也給地方文旅產業帶來機遇與挑戰。只要合理規劃、有效管理,充分發揮年代劇的帶動作用,推動影視與文旅深度融合,必能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劉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