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齊魯 > 正文

全球科研城市榜連年進位,濟南何以行?

來源:濟南日報發布時間:2025-03-14 16:35:30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一直以來,創新都是濟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回望2023年,濟南在《自然》雜志發布的《2023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居第32位,比上一年上升4個位次;2024年,濟南科技創新持續發力,在英國《自然》雜志2024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中位列第31位,比2023年又進了1位。

  “創新實力”連年進位!

  濟南,始終保持著銳意創新的勁頭:過去一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5856億元,是2021年的1.5倍,近3年總量持續穩定在全國前8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更是連續6年居全省前列……濟南創新實力不斷躍升,科技成果持續涌現,科技創新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從“項目突破年”到“項目深化年”再到“項目提升年”,放眼泉城,各領域各行業“放開手腳創新創造”,處處都能看到向“新”而行的姿態。濟南正激起創新活水,一場創新與變革的春潮正加速奔涌。

  科創資源集聚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對于科技創新,濟南始終目標明確、思路清晰。

  回顧2024年,濟南創新能力在101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居第15位,被科技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認定為“科技強市”。

  不僅如此,全球首片大面積單結鈣鈦礦電池組件下線;齊魯制藥全球首個PD-1/CTLA-4雙功能組合抗體藥物獲批上市;空天信息省實驗室揭牌運行;“濟南造”點亮南極秦嶺站……

  這種敢闖敢試、敢干敢首創的精神,是濟南不斷以改革創新破題,乘風破浪,開辟發展新天地的成功探索。

  此外,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4年濟南新增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2家,新增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6家、居全省首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到了2.94%。

  一組組鮮活的數據,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創新成果如“破土春筍”般遍布泉城大地。

  作為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點城市,去年,濟南科技金融及特色機構達到62家,新增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2家,新增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6家、居全省首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到2.94%,973個項目列入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居全省首位,全市新增國家級、省級重點人才128人,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87.5萬人,連續3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成功入選“2024年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人才工作改革經驗獲評全國市域改革案例“30佳”。

  今年,濟南將推動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創新發展,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濟南空天信息省實驗室,積極推進全國、全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引導企業多元化加大研發投入,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到3%。全力營造良好“雙創”生態,深化產學研合作,建好用好齊魯科金大廈、山東科技大市場等園區平臺。

  豐富的科創資源,完備的科創平臺,讓濟南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主戰場,更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濟南,留在濟南。

  產業轉型升級賦能發展“新”賽道

  產業轉型升級快,科技創新是“火車頭”。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城市產業發展與轉型升級已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

  如今,新質生產力已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主要引擎,對濟南而言,這也為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綠色低碳的方向轉型提供了新的抓手。

  如何破傳統之墻、開轉型升級之門?濟南有自己的策略。

  近年來,濟南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加明顯。

  以中國重汽為例,這家老牌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發展新能源商用車,成功實現了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其產品遠銷海外,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濟南二機床則通過技術創新,在數控沖壓設備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伙伴。

  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濟南還注重培育新興產業,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例如,依托齊魯制藥、福瑞達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如今,濟南的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

  數據顯示,2024年濟南市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累計達到163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等各級各類優質企業總數突破8500家,專注主業、聚力創新、梯次成長的培育體系基本形成。

  今年,濟南將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獨角獸等優質企業1000家以上,為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營造健康發展環境。

  無論是瞪羚企業,還是獨角獸企業,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所在。

  然而,濟南的“新”遠不止這些。

  過去一年,濟南完成工業投資項目超2000個。新增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個、數字產業集群3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個,11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在能源結構轉型方面,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氫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應用。例如,正加快建設“中國氫谷”,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示范基地。

  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今年將推動工業園區循環化和節能降碳改造,新認定綠色工廠30家以上。新增市級“無廢工廠”10家。

  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從本地市場到開放合作,從能源結構到綠色發展,濟南始終穩扎穩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之路。

  賽道“超前落子”跑出“未來”加速度

  科技創新不僅要立足當下,更要著眼未來。搶占未來制高點尤為重要,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未來賽道“超前落子”,濟南有基礎、有優勢,不少產業已搶先布局、崛起成勢。

  最近,由濟南本土企業研發出的山東首臺人形機器人“行者泰山”與DeepSeek“夢幻聯動”,開啟升級換代,不僅能以每小時7.2公里的速度奔跑,還具備人機交互能力,能做出抱拳、握手等精細動作。緊接著,全球最先進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宣布實現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其中的部分核心部件就是由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制備的。

  足以看出,濟南在未來產業領域向上攀登的軌跡。

  去年全國兩會上,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在這場向蒼穹要動能的競速中,濟南脫穎而出。

  早在2021年,濟南就出臺空天信息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開啟濟南空天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歷程。

  幾年間,隨著“濟南一號”“泉城一號”成功發射,濟南已成為全國首個完成商業航天“通信、導航、遙感”衛星全面布局的城市。截至2024年年底,濟南空天產業規模已超過250億元。

  今年,濟南商河機場正式開航;裝載著外賣箱的無人機在千佛山景區緩緩落地……機遇與挑戰并存,未來產業發展永遠是“進行時”,濟南的“未來”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

  “新”潮澎湃、乘勢而上。如今的濟南,蓄積創新動能,匯聚源頭活水,勇攀科技高峰,未來必將釋放科技創新的無限可能! (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邢曉然)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99视频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第一精品视频观看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免费 |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