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濰坊鳶都杏林食養廚房的AI智能體質辨識儀前,女青年李嘉慧正通過電子舌診進行體質檢測。根據系統生成的個性化養生方案,她最終選擇了熬夜人參水和清汁刮油水兩款中藥茶飲。“入口是淡雅的草本香,回甘里有山楂的酸甜,好喝又養生。”這位熱衷國潮的姑娘告訴記者,中藥茶飲已成為她和同事們的“新寵”。
這些中藥茶品配方均來自濰坊市中醫院。“我們用一百余種中藥材,制作了藥膳茶飲、藥膳粥、藥膳糕點,希望百姓深切感受中醫藥,親近中醫藥。”濰坊市中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張永超說。
自2019年起,濰坊市大力踐行“中醫生活化”理念,將中醫的理論、方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讓群眾行為生活方式不斷朝著符合自然規律、養生理念和治未病方向發展。
中藥茶飲、藥膳正是中醫生活化的重要內容。位于昌邑的黃元御國醫堂,設有本草茶飲區、黃元御品牌產品體驗區、中醫科門診、中藥煎煮區等。產品體驗區則更受群眾歡迎。這里有石斛參精茶、桂圓紅棗枸杞茶、酸梅湯、黃芽面、芝麻蜂蜜丸、山藥茯苓餅等產品。
昌邑作為“一代醫宗”黃元御的故里,承載著豐富的中醫藥文化資源。“我們希望通過中醫藥養生、中醫藥義診、特色診療等活動,讓普通民眾也能從療效中親身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增進對健康生活方式的了解和追求。”昌邑市中醫院副院長姜國勇說。
目前,昌邑市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覆蓋率達到100%,10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如今,張永超除日常的接診、制定中藥飲品、藥膳配方,還做中醫藥生活化的宣傳。他在醫院公眾號上設立“永超談藥膳”“二十四節氣養生”等專欄,還兼任一所學校的康育校長。“經過持續的宣傳,我明顯感受到群眾越來越接受中醫,尤其是年輕人,選擇中醫的人越來越多了。”張永超說。
讓百姓在體驗中認可,使用中受益,走進他們的生活中。2023年,濰坊市中醫院與東方大酒店合作成立了濰坊市養生藥膳研發中心,將易于掌握、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中醫藥膳產品、配方、應用研究等與現代食品加工制作相結合,不斷研發新產品。當歸羊肉湯成為酒店的金牌藥膳,烏梅湯、同源飲等多款養生茶飲讓中醫藥膳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濰坊市重視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開展中醫藥進社區、進家庭、進鄉村、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六進”活動,先后組織實施了“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中醫藥大講堂”“中醫藥周”等活動。
濰坊市中醫院也召開了關于中醫藥進社區進校園的會議,對中醫生活化試點校園指南征求意見稿再次細化。記者看到征求意見稿內,有中醫藥文化特色教室,也有文化長廊、百草園建設,還有中醫藥小劇場、小小中醫師活動等。“我們不斷創設豐富的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推進中醫藥走進群眾生活,讓群眾感受到中醫的魅力。”濰坊市中醫院副院長于榮華說。
在中醫生活化推進中,濰坊還注重中醫和文旅的結合。2023年,濰坊公布4條市級、10條縣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含有山水康養、品鮮采摘、生態研學、文化養心等線路,推動中醫藥+文旅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