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我國最大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國家電投“暖核一號”完成第六個供暖季任務,保障煙臺海陽市、威海乳山市兩市城區(qū)40萬居民清潔溫暖過冬。
據了解,從2019年首次投運以來,“暖核一號”供熱能力不斷提升、清潔效益不斷放大、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品牌效應不斷凸顯,成為煙威兩地重要清潔熱源、核能綜合利用主要發(fā)展方向、能源綠色低碳發(fā)展核能高地。
本供暖季“暖核一號”供熱能力進一步增強,總供熱面積近1300萬平方米,供暖范圍覆蓋至乳山市主城區(qū),乳山市成為繼海陽市后的全國第二個“零碳”供暖城市;總供熱量531萬吉焦,在供暖面積增加4%的前提下,供熱量大幅增長19%,充分展現了“暖核一號”的保供能力。
“暖核一號”通過將核電機組發(fā)電余熱轉化為民生所用,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實現高質量發(fā)展與高水平保護統(tǒng)籌推進。本供暖季“暖核一號”節(jié)約原煤消耗4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8萬噸、二氧化硫5676噸、氮氧化物5366噸,相當于500萬棵樹一年的清潔效益。較核能供熱前,海陽市供暖季PM10平均濃度下降43%,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下降13.7%;乳山市供暖季PM10平均濃度下降8.7%,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下降12.8%。
當前,“暖核一號”已形成園區(qū)級、縣域級、跨地級市三個標準化方案。記者從山東核電有限公司了解到,隨著后續(xù)機組的建成投運,并結合周邊地區(qū)取暖需求,“暖核一號”2026年有望為青島地區(qū)清潔供暖,遠期供熱能力預計可達2億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