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海洋科學》(以下簡稱《海洋科學》)在北京首發,并向中國海洋學會、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等多家涉海機構代表贈送新書。該書的正式發布,是我國海洋科學界文化出版工作的里程碑,充分彰顯了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的使命擔當。
《海洋科學》涵蓋綜論以及物理海洋學、海洋氣象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環境科學、海洋技術、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會科學等分支學科,收錄1474個核心條目,總計200余萬字,內容既包含海流、潮汐、海洋生物多樣性等基礎理論,也涵蓋潛水器技術、極地工程、海洋生態安全等前沿領域,更創新性納入海洋文化、海洋考古等人文社科內容,以全球視野回應了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時代需求。
中國大百科全書作為“國之重器”,在傳播科學知識、推動文化繁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科學》系統構建了我國權威性海洋科學知識體系,標志著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文化支撐邁出關鍵一步。
該書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組織撰寫,集聚全國數十家頂尖海洋院校及科研院所、全國500余位海洋科技工作者,歷時十年打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