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以“協同合作搭平臺,資源共享贏未來”為主題的濟南草莓首席專家工作站啟動儀式在山東普朗特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舉辦。儀式上,草莓首席專家工作站發布了平臺資源,簽訂了歷城草莓進港框架協議,標志著濟南市草莓全產業鏈科技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濟南市草莓以“早、鮮、香、美、甜”的產業特色享譽全國,目前種植面積4萬畝,年產量10多萬噸,年產值超過20億元,是濟南市十大農業特色產業之一,成為當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基層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小而散的瓶頸,制約著特色優勢草莓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濟南市草莓產業技術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鄒永洲說:“草莓首席專家工作站優先選擇部分基礎好、發展規范、具有示范帶動能力的草莓新型經營主體,作為‘一主多元’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有益輔助,進一步打通草莓生產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旨在形成專家、企業、農戶資源有機疊加,有效凝聚起農技推廣發展合力。”
山東普朗特農業技術有限公司是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草莓脫毒種苗企業,公司業務涵蓋草莓新品種選育、示范與推廣等,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全產業鏈體系。“我們將緊緊依托草莓首席專家工作站,開展技術集成示范推廣與普及培訓交流活動,廣泛聯合各類資源力量,發揮產業技術集成優勢,為做大做強濟南草莓產業貢獻力量。”公司董事長崔剛說。
面對廣大草莓種植戶存在的科技創新應用短板,在市級草莓產業技術創新團隊高水平建設基礎上,草莓首席專家工作站搭建起了共建共有的產業發展高位平臺。“通過進一步整合各類優勢科技資源力量,把高質高效關鍵生產技術第一時間送到草莓生產主體和種植戶手中。”鄒永洲說。
濟南市聚焦農技推廣質效水平持續提升,2025年把重塑農技推廣體系作為有力抓手,加快建立“五個一”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在全市范圍內致力搭建“1211”農技體系工作架構,農技推廣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目前農技推廣服務團隊涵蓋特色草莓、高效食用菌、鮮食玉米、新品種展示示范與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推廣等11個農業技術和產業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