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天幕穹影、撐開帳篷小屋、鋪展折疊桌椅……近日,伴著氣溫節節攀升,濟南露營的黃金時節翩然而至。從雪野湖畔的野奢帳篷到黃河大壩的星空營地,從城市公園的共享綠地到郊野河畔的天然營地,每到周末、假日,各式各樣的帳篷在濟南城鄉各個角落“盛開”,大家盡情擁抱自然,享受著屬于城市的“詩與遠方”。
近年來,“露營熱”的興起,帶動了戶外經濟的增長,也不斷催生了新的消費熱點。據統計,去年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2139.7億元,預計今年露營產業能夠帶動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據報道,2025年春季,濟南輕量化帳篷、便攜式露營椅等商品持續熱銷,有的戶外裝備商家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50%。
露營經濟與文旅產業緊密相連。作為有著豐富文旅資源的旅游大市,濟南在搶占這一新“風口”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作為以泉水聞名的城市,濟南“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近年來,濟南因地制宜開放不同類型綠地209處,為市民游客打造了山前、林下、泉邊、湖畔、河濱等極具泉城鮮明特色的共享綠地體系,展現了濟南獨特的自然稟賦。
據悉,今年濟南將開放共享城市公園174個,開放共享綠地323處,濟南可以游玩的地方將越來越多!由此,外出踏青已被不少市民列入計劃表,市民們將解鎖更多新“玩法”,打開更多“躺坪”方式。濟南還將同步上線共享綠地智慧化小程序,該小程序搭載了地圖導航、信息發布、流程管理、場地預約、帳篷預約以及市民咨詢等多項功能,提升游玩的便利性和舒適度,大家動動手指就能輕松規劃自己的綠地休閑時光。
搶抓露營經濟新“風口”,不僅要擴大優質露營場所的供給,同時還要捕捉到這其中的消費需求變遷,強化“露營+”的產業融合思維。露營經濟已經成為文旅消費的新“風口”。目前,濟南不少景區還積極探索并實踐“露營+”創新模式,精心打造出“露營+鄉村游”“露營+垂釣休閑”“露營+音樂會”“露營+篝火晚會”等一系列特色組合,將露營與眾多相關產業生態緊密相連、深度融合,延長了消費鏈條,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露營+”的模式不僅滿足了市民的個性化出游體驗,催生出疊加的經濟效益,也有力地推動了露營經濟產業鏈的延伸拓展。
(濟南日報·愛濟南客戶端記者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