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處置全過程管理是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學化、規范化直接影響城市環境品質、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槐蔭區城管局直屬中隊針對建筑垃圾開展綜合整治行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為市民營造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槐蔭城管完善規章制度,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全流程監管體系。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確保各個環節權責分明,通過制定詳細的管理規定和操作流程,從源頭審批到末端處置,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責任主體。
嚴格源頭把控。開工前,執法人員主動介入,聯合住建等部門要求建設單位如實申報建筑垃圾的產生量、類型、預計運輸時段和規劃消納場地等信息,進行嚴格審核,確保申報內容真實、準確。
強化運輸監管。槐蔭城管為運輸車輛安裝衛星定位系統,依托智慧城管平臺實時監控行駛軌跡、速度和裝卸狀態。聯合交警開展常態化路面執法,在重點路段、時段設卡檢查,嚴查車輛超載、超速、未密閉運輸、沿途遺撒等違法違規行為。
規范消納管理。執法人員協同相關部門對建筑垃圾消納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確保其運營符合環保和安全標準。要求消納場建立規范的臺賬,詳細記錄建筑垃圾的來源、種類、數量等信息,實現消納過程可追溯。
創新管理模式。槐蔭區城管局進行網格化管理,將轄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監管;并在重點路段、關鍵時段設置固定檢查點與流動巡查組,采取定點檢查與動態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檢查力度,嚴查車輛未密閉運輸、沿途遺撒、隨意傾倒等違法行為。今年一季度,共出動執法人員530人次,檢查運輸車輛200車次,查處違規行為11起,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運輸亂象。
城管進工地,普法入人心。槐蔭區城管局秉承“溫暖城管”的理念,積極踐行“721工作法”,變末端執法為前端服務,主動作為,深入轄區建筑工地開展建筑垃圾管理普法宣傳活動,與工地負責人進行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工程進度、建筑垃圾生產量及處置方式等。隨后,執法人員圍繞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建筑垃圾處置的規范流程,共同觀看“城管e普法”視頻,講解“一案三查”、首違不罰等執法政策規定以及揚塵防治的重要性。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組織集中宣講36次。槐蔭區城管局將探索多元宣傳方式,力求讓“合法處置建筑垃圾”的理念深入人心。
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槐蔭區城管局與住建、環保、交警等部門建立聯動協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商討整治難題,聯合開展執法行動,在重點路段、施工工地周邊設立聯合執法點,加大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檢查力度。重點查處了駕駛員無證從事渣土運輸、車輛不按規定路線和時間行駛、帶泥上路及沿途遺撒等違規行為。槐蔭區城管局將繼續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不定期開展夜查、突擊檢查等行動,為打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貢獻力量。
槐蔭城管嚴格落實“一案三查,源頭必罰:以處罰為原則,以不罰為特例”,加大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運輸單位的監管力度。在執法過程中,嚴格執行“一案三查”制度至關重要,即針對每一起建筑垃圾違規案件,不僅要查處涉事車輛,還要追溯工地源頭和主管單位的責任。同時督促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嚴格遵守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從源頭上杜絕違規行為。
下一步,在日常執法過程中,一旦發現建筑垃圾違規處置案件,槐蔭區城管局將安排執法人員立即展開全面調查。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整治成果,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李娜通訊員王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