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李愛良)“兒子、媳婦在南方打工,這幾天天氣不好,我正為收麥發愁類,這下好了,有政府為俺幫忙,我心里敞亮多了。”6月8日上午,虞城縣張集鎮盧廟村監測戶盧啟軍站在自家麥地頭,指著帶收割機為他家收麥的村支書李愛軍高興地說。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的關鍵之時,該鎮克服陰雨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組織130多名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搶收搶種。像盧啟軍一樣,該鎮對無勞動力弱勢群體及勞動力外出無法返鄉收麥的幫扶對象家庭加大幫扶力度,組織開展“服務‘三夏’ 精準幫扶”活動,讓廣大幫扶對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各位鄉親,收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吸煙,不要攜帶打火機進入麥田,各種機械進地,要注意加裝防火設備。”在該鎮富民路北不遠處,一輛粘貼著“張集鎮秸稈禁燒”字樣的宣傳車停在路邊,車旁戴著“禁燒”袖標不停地向群眾進行防火安全宣傳的是該鎮李常六村包村干部陳海峰。
加大宣傳,秸稈禁燒不放松。該鎮通過村頭大喇叭、車載小喇叭、群發手機微信,懸掛橫幅,張貼明白紙、禁燒通告等向群眾不間斷宣傳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好處及焚燒秸稈的危害性,讓群眾入心入腦,人人皆知。
“‘三夏’期間,我鎮共組織各類農業機械512臺,其中收割機70多輛,結合近期陰雨天氣,成立了28支‘三夏’搶收搶種幫扶隊,完全能滿足全鎮群眾收麥需要。”針對目前“三夏”形勢,虞城縣張集鎮鎮長掌晉銘信心滿滿。
周密謀劃,搶收搶種再加壓。該鎮在各村成立了“三夏”生產指揮部,劃好網格,設立微信群,及時聯系收割機械,人隨機走,要求收割麥茬高度不超過10厘米,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發動各村“三夏”幫扶服務隊,及時幫助農村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孤寡老人、外出務工、缺勞力家庭等弱勢群體搶收、搶種,確保不誤農時。同時,組織人員騰出機關、學校等空閑場所,對個別偏僻路段暫時封堵,為群眾及時提供晾曬場所,幫助群眾晾曬小麥,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壓實責任,督查力度再加大。該鎮與27個村簽訂秸桿禁燒目標責任書,配備旋耕耙、鐵锨、掃帚、水桶等;做好網格員管理,各村成立10人以上的應急小分隊,對用電線路開展安全隱患巡查;對往年易發生焚燒秸稈現象的重點地塊重點管護;做好“四查”:查各種農業機械是否配備滅火設備;查機手、量地人員是否攜帶打火機等進地;查收割機是否配齊安檢設備,查收割后麥茬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確保麥收安全。
截至目前,全鎮已搶收小麥3.9萬畝,搶種玉米、大豆等秋作物3.72萬畝。
“我鎮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模式,開展秸稈打捆回收,利用機械將秸稈直接翻壓入土還田,既有效增加土壤養分,改善耕地質量,又避免因焚燒秸稈污染環境。”虞城縣張集鎮黨委書記王仲奎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