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李聯合 宋孝春)近年來,店集鄉針對傳統產業優勢和潛力,緊緊圍繞“弘揚伊尹文化、打造山藥之鄉、三大民營帶動、生態魅力店集”定位目標,壯產業、促產業、培產業,做活產業發展大文章,實現了產業蓬勃發展新格局。
一是“三產融合”壯產業。該鄉以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民宇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為依托,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新模式,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公司通過村精準扶貧專業合作社,建設了500畝的示范生產基地,流轉貧困戶及其他農戶土地,讓他們直接得到租金收入,流轉土地后的貧困戶又到公司打工,做田間管理、收種、挑揀玉米、冷貯、包裝等工作,實現就業收入,不出家門掙錢花。帶動周邊10多個村種植糯玉米已達10000多畝,畝收益3000多元。
二是“激活優勢”促產業。結合豫東名優特產惠樓山藥這張名片,瞄準山藥市場,一大批的惠樓山藥種植戶到商丘周邊等地進行訂單經營、技術承包,生產指導。一大批的銷售精英從事銷售、包裝、服務和網上銷售。讓惠樓山藥占領廣闊的市場,走進百姓的餐桌。結合傳統種植西瓜優勢,通過加快土地流轉和推進合作組織經營,推動全鄉“一村一品”發展。發展以楊樓、宋火神、楊莊等村8000畝優質西瓜生產基地,其中富硒牛奶西瓜2000多畝,創產值8000多萬元。
三是“以小育大”培產業。項目不論大小,落地就是效益。該鄉通過引導,讓較大的企業憑著信息優勢和生產優勢帶著小的走,小的企業生產大的品牌,在發展中不斷壯大。目前,該鄉建設了魏固堆產業孵化園、7個扶貧車間,新增個體企業165個,從業人員5000多人,年創產值9.42億元,年稅收864萬元。其中:民宇豐、金順服飾、仙腳丫手工坊、尊生味業、祥軒針織、粵豫光電等涉及“服飾生產、農產品深加工、光學電子”三類企業初具規模。小型的雨具加工、車墊加工、漢服加工、包箱加工作坊戶等分布到各個行政村,全鄉呈現出村村企業遍地開花、生機蓬勃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