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張騰 陳臣)秋風送爽,碩果飄香。時下,商丘市梁園區觀堂鎮宋樓村房前屋后的棗樹進入收獲季節。只見那紅通通的大棗像是一個個紅的“瑪瑙”掛滿枝頭。整個村子彌漫著清香,讓人心曠神怡。宋樓村的顯著變化只是該鎮房前屋后“小果園”的一個縮影。
“俺家房前屋后30株蘋果樹,今秋采摘蘋果2000多斤,收入6000多元,能頂上4畝玉米的收入啦,今后俺要好好管護好這些‘搖錢樹’讓它們明年結出更多的果實。”該村村民王東波說房前屋后的小果園笑得合不攏嘴。
近年來,觀堂鎮堅持把環境整治與增收致富相結合,充分盤活群眾房前屋后閑置土地。通過多形式、多途徑、多層面入戶宣傳,積極調動群眾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鼓勵農戶利用戶外的閑置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小果園”,不僅實現了村民增收、集體增效,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讓農戶在“方寸地”之間種植成一片片“增收園”。
全鎮25個行政村結合“一宅變四園”“五美庭院”建設工作,以村中道路兩旁、農戶房前屋后、游園和空閑地等重點區域為中心,引導群眾利用家庭院落占用的土地資源,見縫插綠,進行栽種果樹,在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的同時,促進增收,用較少的投入獲得比較高的收益。同時,鎮農業服務中心切實發揮服務體系在庭院經濟中的作用,借助水果產業合作社平臺,對農戶進行果樹栽種技術指導和優質水果的培育管理。
“廢閑地成了小果園的‘寶地’,使美麗鄉村增添了綠意,既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環境,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高度統一,農民的幸福指數也大大地提升了。”該鎮鎮長王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