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劉力 張騰)10月4日,在永城市新橋鎮侯樓村干部侯月平千畝流轉田里,他種植的富硒優質、高產、高效玉米,畝產出效益高出普通農田380多元。在他引導帶動下,全村種植富硒玉米5000多畝,增收200多萬元。在新橋鎮,像侯月平這樣帶領群眾致富的黨員、干部還有很多,全鎮100多名黨員干部,已經成為新橋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永城市新橋鎮在打造“五星支部”過程中,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中,緊扣黨建和經濟發展的主題,精心培養發展能手擔任村干部,農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力不斷增強。一年多來,全鎮共培養、吸收近100名農村發展能手當“村官”,從而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步伐。
過去這個鎮因一些村干部缺乏致富本領等原因,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為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村級干部隊伍,新橋鎮拓展農村發展能手入黨渠道,新近發展了32人入黨。他們還大量選拔優秀發展能手進入村級班子,利用他們實踐經驗豐富、社會聯系廣泛、信息靈通、經濟基礎雄厚的優勢,促進村“兩委”科學決策、增強帶領農民致富的本領。全鎮村干部已有70%以上成為發展能手。
新橋鎮在“五星支部”創建中,大力選拔年輕有為、群眾基礎好、有威信、懂科技的黨員擔任村組干部,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全鎮18個村建成“五好”村黨支部13個,建成發展特色經濟專業村8個。同時,在全鎮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產業化中找位子,科學種田比貢獻”活動,他們在遠程教育的基礎上,引進30多部實用科技電教片,對黨員進行培訓。去年至今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6期,培訓人數5000人以上。如今該鎮90%的黨員、干部都有一技之長,并成為本村的技術骨干和致富帶頭人。
目前,該鎮農村黨員隊伍和村級班子結構大為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村干部的戰斗力。去年以來,擔任村干部的發展能手們共領辦、創辦經濟項目23個,幫助157戶村民發展經濟實體,給全鎮農村經濟注入了發展活力。“去年俺在鎮黨委政府的幫扶下,流轉土地120畝,借助富硒土壤優勢,引種板栗南瓜,板栗南瓜價格高于普通南瓜4倍,當年畝產達6000多斤,當季收入達120余萬元,這可是黨委支持幫帶的結果。”新橋鎮蔣莊村干部蔣四化說。
過硬的發展技能給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了寬廣的舞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凸現。全鎮果、蔬、糧、畜、加工五大支柱產業全面開花,產業鏈條不斷完善,農村經濟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