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忠強 慶超 丹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守好發展與民生的底線,鋪好和諧、文明的大道小路,幸福就在眼前”。這是商丘市睢陽區勒馬鄉宋破樓村黨支部書記宋會國說的話。4月10日,來到榮獲“五星”支部的宋破樓村,整潔的街道,優美的環境,就連村邊公園涼亭下閑聊、下棋的老人構成了一幅溫馨恬靜的鄉村畫面。
今天恰巧是該村八十歲以上老人共同聚餐的日子。駐村書記李軍義說,“宋破樓村有38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兩次的老人食堂幾年來沒有間斷過。資金來自村里的愛心人士自發成立的孝善基金會,這不僅是中華孝善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使老人們感到獲得感、幸福感,而且又彰顯黨和政府領導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村委會主任王旭介紹了村史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書屋、健身廣場。以前一個廢棄的池塘也被打造出小人工湖“芙蓉湖”。現如今,“人在畫中走,魚兒水中游”。村民們都說不出莊都能進公園。
“金秋助學”、“關愛六一”、“溫心重陽”等節日都開展實踐活動。王主任如數家珍介紹了本村走出來的65位博士、碩士、本科學歷學子多彩人生的華麗篇章以及在社會各領域的突出貢獻。
來到村民劉從寬的農家院,潔凈典雅、詩蘭畫意。古樸與現代裝飾彰顯宜居環境新時代農村美麗庭院。就連進屋門口臺階的兩側不足平米的地方也種上了蔬菜,惹得蜂舞蝶戀黃花之間。
70后的宋會國擔任村支書八個年頭了。提到農村基層工作時他說:“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就沒有干不成的事。從刺耳話里找問題,牢騷話里找不足,過頭話里找差距,這樣群眾才能開心,心口如一群眾才放心。”
李軍義說:“自從派駐宋破樓村以來,深感農村工作繁瑣,但遵循不忘初衷的使命感投入工作中,在望聞問切中找問題,在抽絲剝繭中解決問題。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用實功,一定不負韶華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