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春風,春之暮野,又見春分好時光。在每年陽歷的3月21日前后,我們迎來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春分節氣的由來和習俗,感受春天的美好,魏縣縣直幼兒園開展了春分節氣主題教育活動。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四個節氣。“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歷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老師們通過圖片、視頻、繪本故事等多種形式,引導孩子們了解了春分的由來和傳統習俗,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春分到,蛋兒俏”,小朋友們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生雞蛋,一起來試試看,會有怎樣神奇的事情發生吧!一起來豎蛋比賽吧。
蛋是幼兒經常要吃的食物,它是來源于生活的好教材。通過觀察各種蛋寶寶的不同特點,給蛋寶寶按大小排列,觀察比較的活動,激發了幼兒對蛋寶寶的興趣。
為了讓春天更加生動活潑,孩子們還在雞蛋上發揮創意,繪制出了五彩斑斕的涂鴉彩蛋。每一顆彩蛋都蘊含著孩子們對春天的祝福和期待。
每年的春分時節,是綠色蔬菜盛產的季節。將綠色蔬菜和面粉攪拌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春餅,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月暖陽,微風飄蕩,正是放風箏的最好季節。小寶貝們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出漂亮的風箏,一起去放飛春天的夢想。
春分時節,乍暖還寒,日夜溫差仍較大,且不時有寒流侵襲,因此,減衣不宜過早過多,以防著涼感冒。“勿極寒,勿太熱” ,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風疹等傳染病,更應注意適時添減衣被, 可以多曬太陽,以利祛散寒邪。
春 困
昏昏欲睡,民間稱之為“春困”。為遠離“春困”,小朋友和家長都要規律睡眠,早睡早起,積極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增強體質,盡量少熬夜;同時,定量用餐,均衡飲食。可多食富含維生素B族食物,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菠菜、奶酪等。
飲食宜平衡
春分飲食講究“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補充冬季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消耗,對養生大有裨益。當季的韭菜、薺菜、豆芽、香椿、春筍、萵苣、油麥菜等都是上選,不僅能補充營養,更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比如,香椿健胃理氣,菠菜解毒防春燥,春筍滋陰益消食。
減少病源感染機會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家長應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督促好孩子的手不要亂碰臟東西,以及要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分過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充滿希望與生機。在這最美的時節,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在春光明媚中,迎接所有美好的到來吧!
郭付林 郭海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