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新鄉調查隊了解到,根據新鄉市居民消費價格調查,今年5月份以來,新鄉市市場上豬肉、鮮菜、雞蛋價格環比下降明顯,有效降低了居民食品消費負擔。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新鄉調查隊的調查結果顯示,受非洲豬瘟沖擊,新鄉市豬肉價格從2019年5月開始節節攀升。今年春節前后,政府低價儲備肉的投放讓豬肉價格首現下降。而進入5月份后,豬肉價格下降明顯。與4月末相比,5月20日后腿肉、五花肉、里脊肉每公斤價格分別下降了6元、5元、5元。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餐飲消費持續恢復,對比同期終端豬肉需求下降,整體豬肉供需缺口縮小,帶動了豬肉價格回落。
鮮菜價格季節性下降
調查結果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氣溫普遍回暖,大棚蔬菜生長加快,大地蔬菜也陸續上市,鮮菜供應量增加。加之疫情緩解,外地鮮菜輸入渠道暢通,高速通行免費及汽柴油價格下調運輸成本下降,進一步拉低了鮮菜價格,部分鮮菜如洋白菜、油菜、芹菜、黃瓜等重回1元時代,鮮菜整體價格降幅超過15%。
調查人員稱,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鮮菜價格持續處于較高水平。疫情緩解后,鮮菜價格回歸了正常波動,降幅略高于去年同期。
雞蛋價格斷崖式下跌
春節前,雞蛋價格如同往年一樣處在節日消費上行通道中,突然的疫情防控措施中止了這個上漲的過程。“從春節前的每公斤10.4元,到節后的每公斤6元左右”。超市、農貿市場零售端迫切
需要將春節前儲備的貨物出清,讓雞蛋價格迅速下滑了25%。
調查人員稱,疫情期間,雞蛋生產基本正常,養殖戶因為交通管制和活禽銷售禁令而囤積了大量的雞蛋。生產與銷售脫節,庫存壓力明顯增大。今年春節過后至今,雞蛋市場供給仍然寬松,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價格的下降。
專業人員預測,從供應端看,在國家加大豬肉市場調控力度,生豬產能逐漸恢復的情況下,豬肉的供應得到了改善。從消費端看,消費總量較往年同期明顯下降。且夏季氣溫持續升高,豬肉整體消費會受到影響,需求提升有限。所以,目前豬肉價格上漲乏力,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后期價格基本保持平穩。而后期,鮮菜價格還會持續季節性下行,雞蛋價格則因為市場供應充足為其后期低位運行提供了支撐。(記者王新林通訊員崔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