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年種了500畝的云臺冰菊和千層白菊,初步匡算,平均一畝收入2000塊錢,今年收入幾十萬元沒問題。”日前,在原陽縣蔣莊鄉沿黃生態通道“三園”建設示范區,官地村村民高宗旗正在忙著招呼大伙兒插種菊花。
今年年初,高宗旗響應原陽縣花園、果園、菜園、草場“三園一場”建設號召,投資70多萬元,在蔣莊鄉“三園”建設示范區里種起了菊花。除了500多畝的菊花,今年他還準備再種100畝的地黃,這樣一來就等于上了穩賺不賠的雙保險。兼具觀賞價值與經濟效益的菊花園,是蔣莊鄉3.3公里沿黃生態通道“林果帶”建設的一個縮影,也是原陽縣結合沿黃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調整黃河灘區種植結構,以“三園”建設帶動村民致富的具體體現。
如今,在蔣莊鄉“三園”建設示范區,蔬菜大棚連成一片,桃子、車厘子、軟籽石榴等特色果園已初具規模,觀光旅游、休閑采摘正在逐步開展。
去年以來,原陽縣在保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基礎上,提出調整灘區種植結構,把“三園”建設作為重點,將扶貧產業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促進群眾增收。在精品果園建設方面,投資1760萬元,在陡門鄉、大賓鎮、靳堂鄉、官廠鎮,建設以種植陽光玫瑰葡萄、晚秋黃梨、雪桃、櫻桃等為主的果樹種植基地,占地2336畝,帶動599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500元;在精品菜園建設方面,投資1.69億元,在陡門鄉、路寨鄉、靳堂鄉、大賓鎮、蔣莊鄉、官廠鎮、齊街鎮、福寧集鎮,建設以種植西紅柿、彩椒、黃瓜、西蘭花等無公害、精品綠色蔬菜為主的現代化農業蔬菜大棚210座,占地3710畝,帶動5641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560元;在精品花園建設方面,投資862萬元,在大賓鎮、齊街鎮,建設以種植菊花、海棠、金桔、玫瑰等為主的花卉種植大棚20座,占地290畝,帶動606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今年,該縣農業農村局統籌整合資金1.5億元,重點謀劃實施農業產業項目114個,共發展優質蔬菜大棚630個1200畝、優質林果1.3萬畝、花卉2000畝、優質“雙低”油菜13053畝。目前,灘區1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項目已建成投用。
下一步,原陽縣將發揮獨特優勢,圍繞“三園一場”建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有機農業,建設沿黃生態景觀帶,積極探索“灘區扶貧+旅游”產業模式,為村民致富、農村發展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