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8時55分,一名男子從衛輝市半島城邦小區樓頂墜亡。民警經過初步調查獲悉,墜樓男子今年35歲,從事廣告字制作工作,當天男子登上7號樓17層樓頂維修上面的“城”字不慎墜樓身亡。(《平原晚報》7月2日A04版報道)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然而,衛輝市這名男子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35歲,這樣的悲劇讓人不忍卒讀。
說到高空作業,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空作業呈上升趨勢。
有目共睹,我們經??梢钥吹礁呖兆鳂I:工地上,建筑工人高空作業隨處可見;維修和粉刷房屋墻面時,工人懸在空中作業;安裝空調室外機時,很多情況下工人必須在室外安裝;家政人員打掃衛生,身體伸到室外……
高空作業,意味著高風險。因為高空作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慘痛的安全事故。
必須承認,不管是高空作業安全事故,抑或是其他安全事故,雖然有意外的成分,但是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也絕非偶
然。除了客觀原因和“天災”之外,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安全意識淡薄、不重視安全防護和沒有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造成的。
不必諱言,有些領導不重視安全工作,有些工人沒有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存在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或粗心大意,這是高空作業發生安全事故的思想原因。
高空作業除了需要采取防護措施之外,還必須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工作。否則,就會存在安全隱患,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大量的高空作業安全事故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高空作業不出事則罷,只要出事就是大事,用“一失足成千古恨”來形容非常貼切。
慘痛的安全事故教訓發人深省,發生在衛輝市的這起墜樓事故足以再次警醒我們,必須吸取教訓、警鐘長鳴,謹防“一失足成千古恨”。
要想讓悲劇不再重演,高空作業者就需要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切實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戴安全帽、系安全繩、穿防滑鞋等),不折不扣地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工作(工作現場必須有監護人員),才能全面防控風險,隱患于未然,以有效保障高空作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