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只懂得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而放棄自我發展,當貧困戶不是榮耀,是一分激勵,只有努力實現脫貧致富才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家住新鄉鳳泉區潞王墳鄉分將池村的王永忠堅定地說。
王永忠家里有兩口人,他患有心臟病,而母親因腦梗死誘發后遺癥,需常年照顧。兩人因看病、吃藥,欠了許多外債,生活極其困難。
2017年,經過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的調查走訪,王永忠家被納入貧困戶。駐村工作隊的到來,不僅解決了他們看病難的問題,還為他們辦理了慢性病卡,讓他們享受到各項扶貧政策。隨著身體的好轉,王永忠一直想自主創業,改善家里現狀。通過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和朋友的幫助,王永忠在鳳泉區開了一家防水工程經銷店,開啟了自主創業之路。
王永忠吃苦耐勞,不服輸,憑著自己的努力,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并實現了脫貧。2019年,在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和幫扶人的幫助下,王永忠通過金融扶貧小額信貸,獲得了2萬元貸款用于擴展經營,解決了流動資金不足的難題。之后,他憑著誠信的服務和過硬的技術,先后承接了多個防水工程訂單。
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更多的人手,王永忠主動聯系村里在家待業的其他貧困戶跟著他干,并給他們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如今,那些跟著王永忠干活的貧困戶,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王永忠不但幫助村里的貧困戶脫貧就業,還聘請了下崗工人到店里打理瑣碎事務,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談起對未來生活的打算,王永忠信心滿滿地說:“希望自己能把防水工程生意做得更大更強,爭取多拿訂單,這樣不僅我的收入增加了,還能帶動更多的貧困戶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