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新鄉市工信局傳來一則提振信心的消息:5月份當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連續3個月位居全省第1位。1月份至5月份,累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9%,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居全省第4位;利潤同比增長20.8%,增速居全省第3位。
如何解讀這組數據,市工信局局長杜家武給出了答案。他表示,這組數據充分表明,目前疫情給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步減弱,新鄉市工業生產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主要工業經濟指標持續改善,工業經濟仍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全年總體將呈現“深V探底,漸進式反彈”的態勢。
利好消息還遠不止此。從統計數據來看,新鄉市轉型升級的態勢進一步持續,新動能不斷增強。1月份至5月份,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6.9%,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6%增加至18%。同時,龍頭企業作用帶動明顯,大企業(集團)培育工作初見成效。1月份至5月份,大企業集團增加值占全市總量的36.9%,同比增長4.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3個百分點。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穩住工業,才能穩住經濟,才能更好地保障就業和改善民生。面對疫情帶來的工業經濟下行壓力,新鄉市提前謀劃、精確指導,科學研判疫情防控形勢變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千方百計籌措口罩等防疫物資,協調解決企業原材料不足、用工短缺、資金緊張、運輸受阻等問題,有力促使企業早復工快復產。
值得一提的是,多項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開展的工作,為工業生產逐漸回升,效益持續改善奠定了基礎:全國較早、省內首家編發了應對疫情的《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指導手冊》,有力幫助企業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在全省率先制定了13條利企政策措施,切實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在全省率先提出“以點拉線、以線織面,恢復產業生態”的科學復工思路,打通產業鏈、暢通供應鏈,促進全市產業生態快速恢復。在全省率先自主開發“新鄉市工信系統企業防疫信息填報系統”,為全市工業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提供信息化技術保障。
“下一步,要把這次疫情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弱項加快補起來,把疫情中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壯大起來,全力以赴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工業復元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杜家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