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形象和魅力,不但來自于城市建筑、基礎設施等硬件環境的外在顏值,更來自于市民素質、城市管理、社會風尚這些內在品質。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要大力推進軟環境建設,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用現代化的管理培養市民的文明行為、文明習慣。隨著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新鄉市城市管理部門從2006年開始,充分利用數字化城管快速、準確、無死角的特點,加強對轄區的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轄區環境衛生水平,有效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市民營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
新鄉“數字城管”用繡花般的精神“繡”出了城市管理新景致,也為新鄉這座城市的快速發展貢獻了力量。
數字賦能讓城市部件佩戴“身份證”
哪個窨井蓋丟了、哪里的垃圾桶壞了……信息員一發現,拍照上傳至數字城管平臺,平臺就可以根據地理定位、實景影像等迅速確定位置,通知相關單位快速處置。而之所以會這么迅速,是因為在新鄉“數字城管”平臺上,轄區內的每棵行道樹、每個路燈,都會被及時登記,就像有了“身份證”。只要信息采集人員發現哪里有問題,就會立刻拍下來,傳回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再迅速通知責任單位限時處理。
為了讓城市管理變得更加智能、高效,新鄉“數字城管”構建起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網絡,實現了對城市管理活動的全領域覆蓋、全時段監管和城市管理問題的高效率、高標準處置。
信息采集員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者和上報者,新鄉“數字城管”始終將信息采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全體信息采集人員每天晨出暮歸,嚴格按照要求在市區近100平方公里范圍內,對市容秩序、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政公用等10大類、106項城市管理問題進行全方位信息采集。
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新鄉“數字城管”結合疫情防控期間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生特點,果斷將垃圾積存外溢、污水滿溢等容易傳播病毒、滋生細菌的城市管理問題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切實筑起了疫情嚴密防線。
“數字城管”推進管理精準化
在對城市進行不間斷、全方位即時采集,隨時掌握城市管理民生現狀、存在的問題和處置情況的同時,新鄉“數字城管”還充分利用信息采集隊伍網格化分布點多面廣的優勢,針對市民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對發現的問題,新鄉“數字城管”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派遣,及時協調處置,并對疑難點問題逐一分析、跟進解決,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長效化,助推城市管理水平再上臺階。
在政府治理與公共服務改革的大環境下,新鄉“數字城管”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新內涵、新途徑,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鼓勵信息采集員們在做好“分內”本職工作之余,主動作為,隨時隨地解決自己力所能及的“分外”小事。例如信息采集員發現貼在沿街墻體或路燈桿上的小廣告,就用隨身攜帶的工具將其簡單清除;發現歪倒、擺放無序的共享單車,就順手扶起、擺放整齊。
本著“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的城市管理新理念,新鄉“數字城管”靈活運用城管管理手段,積極踐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正在從“盡力而為”向“無微不至”的服務道路上不斷前行,用自身努力讓“數字城管”有力度更有溫度。
為城市管理裝上智慧大腦
為更好地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新鄉“數字城管”通過制訂“定面積、定網格、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的“五定方案”以及出臺《信息采集員考核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了“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以問題臺賬為載體,落實了信息采集網格化管理責任制,建立了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獎懲分明的信息采集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了“數字城管”效能充分發揮。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逐漸走進城市管理領域,新鄉“數字城管”也緊跟時代步伐,從“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求變,正積極謀劃推進智慧化城管建設,將城市治理的智慧“因子”融入方方面面,不斷提升著城市管理的智能化進程和精細化水平。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推動下,數字化城市管理使牧野大地更整潔、更宜居、更美好。
漫步街頭,賞心悅目:街道寬闊,路面潔凈,顯示著她的優美;綠樹濃蔭,花草斗艷,展示著她的風采。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無論是中心城區還是城鄉接合部,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季,“數字城管”都全方位、全天候守護著城市的文明與和諧、潔凈與優美,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條件,為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