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艷是新鄉市牧野區釣魚臺社區的居委會主任,多年來,她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到轄區的各個地方為群眾解決問題,大家親切地稱她為“自行車主任”。
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自行車主任”梁新艷都會騎著自行車深入到群眾當中,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了解群眾所需。
牧野區釣魚臺社區居委會主任 梁新艷:因為咱社區都是小街小巷,不太方便。騎著自行車有啥好處?走到哪可以停到哪。你要步行,效率也不是太高,騎著自行車走到哪,跟居民可以溝通,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居民提出來的小問題。
正是因為看到梁新艷是騎自行車來的,所以群眾覺得這個主任沒架子,都愿意和梁新艷親切交流,真心把她當作“自己人”。
市民 凌玉秀:這很接地氣呀,很親切,像自己的親朋好友一樣。
騎自行車工作,除了可以拉近和群眾之間的距離,還可以隨時停下來主動發現問題。多年來,有不少問題,群眾還沒來及反映,社區就已經知道了。
市民 陳逸琳:有些問題不用俺居民反映,她看見了,就給我們解決了。
梁新艷高標準解決問題的態度也給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經過“舊城改造”工作后,橋西街一號樓樓外的路面得到重鋪,但路面重鋪后,大量的泥漿被留在了下水道內,對群眾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
橋西街一號樓市民 趙桂琴:泥漿都弄到下水道里面了,還有水表池里邊,把水表全部都埋到里面了,全部都是灰。人家水廠來這查了,找不到擰的頭。
隨后,橋西街一號樓的群眾向梁新艷反映了“因泥漿堵塞無法正常交水費“的問題,梁新艷立刻聯系了施工隊來解決問題。
牧野區釣魚臺社區居委會主任 梁新艷:跟著老舊小區的領導一塊協調,把這個泥漿給大家清出來。南頭那一塊一下雨,所以咱還得聯系施工方,跟著辦事處的人一塊,把小區低的地方該補的補一下。
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居民所反映的問題,還進一步提升了橋西街一號樓外路面的質量。
幾年前,轄區居民為了抄近道,將一居民樓外的圍墻打破。本身這道圍墻已經很有年頭,憑空又多了一個大窟窿后,立刻由“圍墻”變成了“危墻”。危墻的存在不僅給居民帶來安全隱患,更有損城市文明形象,梁新艷借助好政策,將危墻鞏固并美化。
牧野區釣魚臺社區居委會主任 梁新艷:為了鞏固咱們新鄉市的文明城市成果,社區跟老舊小區一塊結合一下,把這一塊提升了一下。
這些年來,梁新艷為社區工作付出了多少,或許只有她的自行車最清楚;這些年幫群眾跑了多少路,或許只有她的自行車最知道。這輛自行車見證了群眾問題得到解決時的欣慰,見證了釣魚臺社區基層治理工作的進步,見證了居委會與居民關系的日益和諧,見證了社區文明的不斷提升。梁新艷表示,自己將繼續當好“自行車主任”,用心服務好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