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政府大事。今年疫情期間,市12345公共服務熱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優化工作機制,著力提升辦理效率,實現了疫情工單接訴即辦,為新鄉市抗疫階段性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
發揮“連心線”作用
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
12345公共服務熱線中心發揮大數據分析優勢,堅持疫情工單“全審核、全跟蹤、全梳理”的工作模式,針對群眾關注的物價上漲、口罩購買難、復工復產等問題,提出相應工作建議12條,堅持連續100余天向市領導和疫情防控指揮部報送《熱線專報》。
同時,熱線中心在疫情初期建立疫情防控專項工單,并細化為疫情防控、隔離求助、物價管理等12個分類,該項創新分類由太極公司、金訊通、零點有數等相關科技軟件公司向其他地市進行推廣,為外地市12345熱線抗疫工作貢獻“新鄉智慧”,為共同抗擊疫情貢獻“新鄉力量”。
疫情期間,市12345公共服務熱線充分發揮“連心線”作用,通過“接訴即辦”工作推進機制、疫情態勢日報機制、評價考核機制等,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作用,構建“民呼我應、民盼我辦”的綜合性熱線服務體系,著力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貼心服務,高效解決市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
“下一步,熱線將凝心聚力,繼續發揚‘抗疫精神’,進一步增強全體熱線人員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利用大數據實現更便捷、更高效、更暖心的熱線服務,不斷助力新鄉市營商環境優化,為出彩新鄉貢獻力量。”市政府副秘書長李中耀表示。
市民在仁愛婦產醫院遭遇“退費難”
衛健部門不到兩個小時解決問題
一個市民想換家大醫院看病,便要求現就診的私立醫院退還剩余的部分費用。這看著理所應當的理由,市民卻吃了“閉門羹”。這不,這個市民就求助市12345公共服務熱線了。
這名市民反映,7月25日,他陪家人到紅旗區平原路上的仁愛婦產醫院看病,并先行繳了1500元。醫生進行了內窺鏡等檢查,并開了一些消炎藥。之后,這個市民想為家人換一家大醫院治療。于是,便向仁愛婦產醫院提出退還剩余的費用。不料,他的要求遭到了醫院的拒絕。
隨后,該工單被轉至衛健部門限期辦理。衛健部門介入后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仁愛婦產醫院辦公室人員便與這個市民取得聯系,退還了剩余的400多元。問題這么快得到解決,這個市民直呼:“沒想到!”
原陽縣一名研究生人事檔案“回家難”“市大分辦”化解問題成了“中轉站”
人事檔案是一個人的重要資料,人事檔案存放問題不容忽視。原陽縣的趙先生就面臨著人事檔案方面的難題,于是打電話求助到市12345公共服務熱線。
趙先生反映,2019年,他研究生畢業后,便將人事檔案調至原陽縣人社局。今年,他想考博士,便將自己的人事檔案調至西安交通大學。
近日,趙先生的想法變了,又不想再考博士了,需要將人事檔案再退回原陽縣。
趙先生和當地人社部門溝通后被告知,畢業3年之內人事檔案調出后,不能再調回來。趙先生咨詢了新鄉市以及鄭州市人社局,均表示無此項規定。
隨后,該工單被轉至原陽縣人社部門辦理。當地人社部門表示,調動人事檔案需要開具調檔函,該部門只接收經“市大分辦”登記在冊、擇業期內的原陽籍畢業生,沒有開具調檔函此項業務的權限。
根據趙先生反映的問題并咨詢“市大分辦”,趙先生可以將人事檔案從學校寄至“市大分辦”,人事檔案寄至“市大分辦”登記后,再由“市大分辦”轉遞到所在的人社部門,趙先生擔憂的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
東湖灣小區未取得預售證就賣房
住建部門責令開發商退還購房款
市民李先生購買了紅旗區金穗大道中段東湖灣小區的房屋,2018年2月,他在售樓部繳了近28萬元(有首付房款+維修基金收據)。李先生后來發現該樓盤沒有預售證,便申請退費,辦理退房手續。
李先生反映,6月30日,該樓盤只給其退款3萬元(明細上稱是退房款),稱剩余的錢后期將分5次放款。
7月底,開發商的負責人發微信告知李先生,剩余的錢退不了了。李先生撥打市12345公共服務熱線,希望相關單位能協助退款。
住建部門接到轉辦工單后,便立即對此事進行調查。經過調查,李先生發現該樓盤無預售證后,今年4月13日申請退房。6月30日,開發商給李先生退房款3萬元后,聲稱因疫情資金困難,愿意與李先生協商延遲退款一事。
經過核實,李先生購買的開發項目樓棟于今年1月19日才取得《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隨后,住建部門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違法商品房預售行為,在取得預售證前收取的購房款,要對購房者進行全部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