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獲嘉團縣委組織50余名返鄉大學生先后到樓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教育基地和劉橋縣委舊址,開展“紅色”尋訪活動,為學子們的青春注入紅色基因。
紅色教育第一站
樓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教育基地
獲嘉縣樓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教育基地位于獲嘉縣照鏡鎮樓村。在樓村黨委書記許福卿帶領下,樓村從一個貧窮落后村華麗轉變為全國文明村,許福卿同志也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樓村也被榮獲“新鄉先進群體代表”等榮譽稱號。
在參觀樓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教育基地中,講解員詳細介紹了樓村的發展史和許福卿同志帶領村“兩委”班子的奮斗史。學子們都被許福卿書記實事求是、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的事跡和精神深深觸動。
紅色教育第二站
劉橋縣委舊址
劉橋縣委舊址位于獲嘉縣黃堤鎮劉橋村,劉橋村是獲嘉縣黨和革命事業的發源地,革命先烈先后在這里組建了獲嘉縣第一個黨小組和獲嘉縣第一屆縣委, 組織領導了山西陵川奪火鎮稅卡戰斗,參加了晉東南支隊和平漢游擊隊,為革命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獲嘉縣及南太行地區革命進程中占據較高的歷史地位。
聽著獲嘉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和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學子們體會到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堅定了愛國愛黨的理想信念。
在縣委舊址廣場,全體人員面對黨旗和團旗,集體重溫入團誓詞。
隨后,尋訪小隊分成兩組,在村委會開展了一次“別樣”的“主題團日”活動。
每位學子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發表各自的心得感悟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觀摩,才發現榜樣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值得每一名青年學習和繼承。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要充分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和一心為民的精神。將自己的人生發展同祖國和家鄉的發展融為一體,盡自己所能回報家鄉和社會,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得更加燦爛。
原陽篇:我身邊的大學生榜樣
8月21日下午,由原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共青團原陽縣委共同舉辦的“逐夢計劃”大學生座談會在原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樓召開。原陽縣5名優秀在校大學生和70余名準大學生參加會議。
座談會上,團原陽縣委副書記張昊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全國學聯第二十七大賀信精神。
來自985重點高校的5位原陽籍在讀大學生,逐一分享了自己高考后擇校、入學的見聞趣事以及大學學習方法、人際交往和生活等經驗。
第
一
部
分
來自南開大學的王舒同學,不僅從學習方式、課外活動、人際交往等方面分享了高中和大學的不同,還特意叮囑大家,在高考畢業到大學報到期間要從官方渠道查看自己的錄取院校和專業,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來自湖南大學的安振宇同學,細致的分享了在大學報到前,應該準備哪些東西,大到行李箱,小到證件的復印件,安振宇都一一點到,他特別提醒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不需要在大學報道時自己從家把所有用品都帶來。在大學期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劉健同學,講述了一個師范生日常,從專業課知識到教育教學知識的學習,從苦練教學基本功到兼職家教走上實踐路,再到參與支教活動,鼓勵大家,不要浪費大學時光,認真學習,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增加人生閱歷,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來自重慶大學的尹歡歌同學,不僅介紹了自己的大學和美麗的校園,還著重分享了自己服務公益社團、參與志愿服務兩年的收獲,和大家共同交流了自己的夢想以及為實現夢想所做的努力,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參與學校的活動,為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最后尹歡歌和大家分享了在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希望大家少走彎路。
來自四川大學的車永杰同學,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大學,從集體活動,實驗室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折射出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大學規劃,確定人生目標,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最后,原陽團縣委書記白宇強調,大學是人生又一新的開始,鼓勵大家樹立遠大志向,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航向,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爭做新時代優秀青年。
第
二
部
分
座談會結束后,同學們參觀了原陽縣城市規劃展覽館,一同感受了家鄉這幾年來的發展變化和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