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新鄉 > 正文

河南廣播電視臺《對話中原》之“改革興豫”系列訪談新鄉篇,改革“組合拳”鄉村新動力

來源:新鄉日報編輯:管玲玲發布時間:2020-08-25 17:40:27

  【訪談嘉賓】

  張國偉 中共新鄉市委書記

  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副院長

  【主持人】司凱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對話中原》“改革興豫”系列節目。

  近年來,新鄉市把改革作為推進鄉村治理和基層各項工作的重要抓手,尤其是緊扣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這條主線,把深化農村五項重點改革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那么,新鄉的這些改革新舉措到底是什么,“新”在哪里,又有哪些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呢?接下來,我們將展開深入探討。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的嘉賓是:中共新鄉市委書記張國偉,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副院長鄭風田。

  咱們先來看一個短片,了解一下目前新鄉農村改革的一些情況。

  短片1獲嘉縣照鏡鎮東彰儀村是一個傳統農業村,也是一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2016年,東彰儀還是一個集體負債460萬元的軟弱渙散村,如今已成為“國家森林村莊”“河南省生態文明村”,實現了由后進到先進的華麗嬗變,這一切都源自于改革、得益于改革。新鄉市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成為全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之一,特別是近年來,新鄉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以土地制度為牽引,在全省率先推進農村土地利用綜合改革、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五項重點改革,打出了一套具有新鄉特色的改革“組合拳”。

  主持人:剛才短片當中有一個詞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就是改革“組合拳”。那么節目一開始,我就想跟張書記刨根問底兒,新鄉市是基于一個什么樣的考慮,為什么要統籌推進農村五項制度改革?

  張國偉:我們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要求。我們知道,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又把鄉村振興作為國家發展的七大戰略之一。同時,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向改革要動力?;仡櫸覀凕h的歷史,可以說,我們黨一成立抓的一項革命就是土地革命。新中國成立后,農村抓的第一項工作是“土改”。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的改革也是從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的。所以,總書記明確提出,新時代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仍然是要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問題。第二是我們實踐經驗的總結。2018年,新鄉的長垣市和獲嘉縣分別承擔了“三塊地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國家級試點。我們在推進和總結試點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這“五項改革”有效地破解了鄉村振興中遇到的“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地該怎么用、產業如何興”。所以,新鄉市委、市政府就決定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突破口,以改革的新突破,推動鄉村振興的新發展。

  主持人:在新鄉的廣大農村,尤其是以這兩個縣為試點先行推進,起到一個示范引領的作用。其實,剛才張書記在談的過程中,有一句話給我的印象非常深,應該說,改革的核心要義離不開農民和土地之間的關系。怎樣看待新鄉的這場改革?怎樣去理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考量呢?

  鄭風田:我們知道,黨的十九大,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什么提出這種戰略?就是因為我們在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中,跟發達國家相比,實際上最大的差距主要在鄉村。所以,我們通過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用33年時間把農村發展起來。農村怎樣才能發展起來?土地是農村最大的資源,也是最寶貴的資源。因為全國的土地、農村的土地基本上都在農民手里,1978年,通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每家都有一塊地。所以,實際上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定,就是要推動“三塊地”的改革,我們要追求各個地方根據不同的特點探索經驗。新鄉通過前幾年的探索,找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農村土地可以說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一個突破點。在新階段,怎么把農村、農民和土地的關系處理好,我想,可能是直接決定著未來中國農村發展的一個走向。

  過去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農民多年壓抑的生產積極性釋放出來。但是,在新的階段,人均一塊地又過于細碎化,未來要發展現代農業,可能需要規?;?、專業化,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通過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把經濟發展起來。我想,我們新鄉從這五個方面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也可以說是鄉村振興最核心的內容。

  主持人:沒錯,其實,我們的記者在新鄉采訪的時候也了解到,新鄉有不少通過農村改革破解鄉村治理難、用地難的生動案例。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一起了解一下。

  短片2長垣市南蒲街道甄莊村原來是個遠近聞名的“亂村”,連續兩年被列為長垣市軟弱渙散整治村。2018年,新一屆村“兩委”抓住宅基地改革這一突破口,勇啃“硬骨頭”,敢于“大義滅親”,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理順了干群關系,盤活了沉睡資源,走出了一條“農旅一體、接二連三”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衛輝市汲城三村用好用活農村宅基地改革政策,通過舊村拆舊復墾,騰退建設用地50余畝,其中,28畝入股養殖設備產業園,已建成3棟標準化廠房8100平方米,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用地難的問題。目前,這個產業園已成為豫北最大、銷量占全國同類市場40%份額的專業園區。

  主持人:我還想問問鄭教授,剛才這個短片中談到的甄莊村開展的農村五項重點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以宅基地改革為突破口,當然,這個片子當中也談到,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從您的視角、從全國宅基地改革發展現狀來看,這塊“骨頭”究竟硬在哪里?

  鄭風田:太硬了!這也是為什么農村的土地改革最后一塊“硬骨頭”是宅基地改革。今年,國家在宅基地改革方面也有一些重大政策,今年年初,宅基地使用條例發布,現在,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文件估計也將很快出來。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知道,城市人都有社保,農民家家都有一塊宅基地,可以說,宅基地就是農民的社保。但是,現在有3億多農民已經進城打工,不少的農村宅基地閑置率非常高,大量的宅基地閑置對農村來說是一種浪費。但是,宅基地問題又非常敏感,我剛才講的,它是一種社保,有些農民到城市工作,但是這份工作不是特別穩定,萬一出現大的比如像2008年金融危機,包括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農民在城市的工作受影響,他還可以回到村莊。所以,中央推進宅基地改革,也是審慎推進。那么,我們新鄉通過先行先試,既能夠把風險處理好,又能夠把它的潛力釋放出來,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索。

  主持人:沒錯,正像鄭教授所說的,應該說,宅基地改革是農村五項重點改革中最難的一項。那么,新鄉是通過什么方法啃下這塊難啃的“硬骨頭”的?

  張國偉:我們在實踐當中遇到的改革難點,就是要解決“一戶多宅”,還有大面積超占,以及像鄭教授剛才講的長期閑置等問題。實踐當中,我們采取了“三講清、三帶頭、一發揮”來破解難題。“三講清”,第一講清政策,第二講清意義,第三講清工作方案,征得農民對這項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三帶頭”,就是干部帶頭、黨員帶頭、公職人員帶頭;“一發揮”就是發揮村民自治,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讓農民的事、大家的事大家說了算,所以效果非常好。我們的宅基地改革推進到現在,沒有發生一起上訪告狀,反而贏得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

  主持人:所以說,老百姓的這種口碑,就是最好的答卷。

  短片3截至去年年底,新鄉市較全省提前10個月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各階段任務,通過深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合同清理規范工作,增加集體收入7624.6萬元,村均增收2.1萬元。通過推行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僅長垣市就騰退宅基地9357畝,收繳有償使用費3942.55萬元。通過開展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承包地流轉總面積215.35萬畝,土地流轉率由2018年的24%提升至33.34%。通過實施土地利用綜合改革,市本級累計收儲土地2.65萬畝。長垣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經驗寫入國務院“三塊地”改革試點情況總結報告,有力保障了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主持人:其實,剛才通過短片,我們很直觀地看到了很多數據,就是這些年我們改革后發生的變化,當然,這些數據能夠直觀地反映出,我們新鄉的這場改革是真刀真槍的,而且是腳踏實地的。張書記,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通過這些年的改革,我們的改革實踐取得了什么樣的實效?

  張國偉:概括起來,改革的成效可以歸結為“六增”:第一就是集體觀念增強。我們都知道,“大包干”以后,農民集體觀念有所淡化。我們在這次改革中,第一條強調的就是集體所有權,基層干部群眾集體所有的意識明顯增強。第二是發展空間增大。我們通過改革,一方面盤活了農村的閑置資源資產,另一方面,也擴大了耕地面積。第三是集體和農民增收。截止到2018年,全市只有50%的村有集體收入,到2019年年底,我們已經有96.5%的村有了集體收入。第四是社會秩序增穩。第五是村“兩委”班子增力。村“兩委”班子在農民中的威信提高了,自己的腰桿也更硬了,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更強了。第六是鄉村面貌增色。我們這次改革把閑置的土地、長期空閑的宅基地充分利用起來,發展菜園、果園、游園、花園,鄉村面貌美起來,美麗鄉村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主持人:當然,我們在新鄉采訪的時候,聽到了兩個詞,就是“量差”“價差”,這也是普通老百姓嘴里邊說的最多的兩個詞。那么,新鄉是通過什么樣的實踐,怎樣通過“量差”“價差”的辦法,幫助基層群眾獲得“真金白銀”的實惠?

  張國偉:我們在深化耕地承包制改革、“三權分置”改革的過程中,推動土地流轉,流轉后,我們通過小塊并大塊,把溝溝坎坎進行平整,耕地面積就增加了,這就是我們說的“量差”。那么,村集體或村集體土地合作社把土地面向社會發包時,由于我們又進行了道路和水利設施等配套,流轉的價格提高了,這就是“量差”和“價差”的概念。

  主持人:我想,改革的成果是否能夠得到老百姓的認可,需要看老百姓的口碑怎么樣。鄭教授怎樣評價新鄉的這場改革呢?

  鄭風田:新鄉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像農村過去一家一戶的土地都很零碎,大量的宅基地因為很多人在城市工作而閑置了,那么政府通過農村五項重點改革,就可以把資產盤活,把原來沉睡的資本能夠釋放出來,農民因此而獲得財產性收入。另外,我們新鄉實際上在根據本地的情況探討一些很鮮活的經驗,比如宅基地的改革,究竟村里面這一塊地,這個宅基地究竟多大面積,我覺得這要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因為每個村的情況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索。另外,國家也已經意識到我們村里面的村集體經濟這一塊一定要做起來,因為過去我們釋放農民的積極性,但是未來的發展要抱團取暖,現在要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再通過土地流轉,往更高的一個臺階上走。

  短片4作為省、市鄉村振興示范鎮,冀屯鎮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鄉村振興最前沿,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把黨員積分延伸為全民積分,形成覆蓋“五大振興”方方面面的“紅分”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健全了社會治理體系,開創了“干部帶頭、黨員主動、群眾自覺”共同推動鄉村振興的良好局面。目前,全鎮近5萬人注冊“紅分”會員,共生成“紅分”近43萬分,涌現出了眾多感人至深的“紅分”故事。

  主持人:通過我們記者的走訪,包括剛才這個短片當中所談到的,新鄉的這個冀屯鎮通過“紅分”管理這樣一種模式,極大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這個就挺有意思的。張書記,能不能給我們做一個解讀?

  張國偉:它是在原來黨員積分管理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著鄉村的“五大振興”和干部、黨員、群眾如何參與,進行了量化,而且標出了分值,定期開展積分評比,要公布“紅分”之星,有些積分還可以到超市進行一些家庭生活必需品的兌換。這樣一來,就把廣大農民、干部、群眾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實現了由過去的“干部干群眾看”到“干部帶著群眾干”的轉變。所以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在全市推行了積分制管理,用小積分撬動鄉村振興。

  主持人:鄭教授,計劃經濟時代,我們都知道曾經用的是工分這樣的一個概念,那么到了市場經濟時代,現在通過改革,我們采取的是積分制。那么,工分和積分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鄭風田:差別太大了。原來一提工分制就是“大鍋飯”,大家集中在一起干,但實際上平均主義比較嚴重。積分制一個最大的創造,就是我們創造性地搞了一套激勵體制,激勵我們的農民為自己的家鄉,為自己的村莊來作貢獻。而這個積分制,可能不僅僅有精神激勵,還有一些物質激勵。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工作方法。

  主持人:張書記,想讓您展望一下,未來新鄉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張國偉:改革永遠在路上,可以說只有進行時,沒有終結時。下一步,我們把深化改革作為一個突破口,重點在這三個方面用力:第一個就是在深化上下功夫,特別是在宅基地改革集體建設用地征收入市改革方面,能夠總結出來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第二個就是在擴大覆蓋面上作文章。現在我們237個村宅基地的試點基本結束了,下一步,我們就要在全市進行推廣,讓改革覆蓋到所有的村,讓每一個老百姓都能夠從改革當中獲利,增強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第三個就是要在集成上求突破,提高改革的整體性、協同性,發揮改革1+1>2的效果,讓改革真正成為我們鄉村振興的動力和活力,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作出新鄉應有的貢獻。

  主持人:通過剛才張書記的介紹,您對新鄉的這場改革又有什么感受?對下一步新鄉農村的發展,您有什么樣的建議呢?

  鄭風田:感受到先行先試效果非常好,走出了一條非常有特色的、我們國家也是最“難啃的骨頭”的改革之路。所以,我的一個期望就是一方面把目前這些改革的政策進行得更完善,另外要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來,更多地讓其他地方的人來借鑒,然后在全國推廣,讓更多的地區受益。

  主持人:變則恒通,尊新必興。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仍在繼續,我們期待隨著改革持續縱深的發展,農民朋友的笑聲更多,笑得也更加燦爛!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欧美日韩视频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步兵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无套AV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伊人精品影院一本到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