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6年前,他被省公安廳授予“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10年來,他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記個人嘉獎;
15年來,他處理的交通肇事案件零復議、零投訴。
他就是新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事故大隊稽查中隊民警張金中。出身軍人家庭的他從小就憧憬著警察夢,2002年他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藏青藍”;最近7年,他帶領隊友共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992起,為受害方追回賠償款達4800余萬元;最近4年,新發19起亡人案件全部偵破,連續四年亡人逃逸案件偵破率達100%,他被譽為警營中的神探、交警中的福爾摩斯。
臨危受命
中隊榮立“集體三等功”
臨危受命,更是不辱使命,從事稽查工作15年來,張金中始終發揮著“領頭羊”的作用,踐行著“火車頭”的使命,帶領大家收獲滿滿的榮譽和肯定,見證了屬于當事人的公平與正義。
2005年,新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在事故處理大隊成立了稽查中隊,作為事故處理優秀業務骨干的張金中,臨危受命,成為了中隊的負責人。新崗位新使命,新使命要有新突破。稽查民警是交警中的“刑警”,現場勘察、痕跡檢驗、物證提取、數據分析、視頻研判等涉及多個方面的業務和技能。為了全面提高辦案質量和偵破逃逸案件的能力,張金中成為稽查中隊負責人后,帶領大家健全完善逃逸案件防控、偵緝體系及警種、部門、轄區間警務協作機制,做到信息互通共享、整體協作;繁忙之余,刻苦鉆研事故處理相關業務知識,學習痕跡檢驗專業知識并率先取得痕跡檢驗工程師資格;張金中還考取了公安部與北京大學聯辦的軟件工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網絡技術與管理;他的努力、勤奮和收獲給新成立的稽查中隊極大的鼓舞和信心,也給其他稽查民警吃下了定心丸、樹立了風向標。同時,他還虛心向刑偵專家、視頻專家請教,熟練掌握了各種技術手段,在案件偵破及追逃中發揮作用。
當時,連某駕駛農用四輪車撞死人后肇事逃逸,其妻子和一雙兒女也不知去向。張金中14次深入連某戶籍地走訪調查、宣講政策均一無所獲。張金中迎難而上,通過對連某偵查研判,判定連某及其家人可能藏匿在新疆某市。分秒必爭,張金中和同事連夜啟程追捕,在某市剛剛落戶的夫婦及一對兒女正是連某及其家人,張金中和同事成功將潛逃新疆改名換姓的連某抓獲!
連某肇事逃逸案是稽查中隊成立后碰見的第一個棘手的案件,該案能夠及時快速偵破,對張金中及其同事來說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信心。“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只有案件及時偵破,將肇事逃逸嫌疑人繩之以法,才能讓人民群眾滿意,才能告慰逝去的生命,才能維護當事人的公平與正義”。從事稽查工作已有15年,張金中也從臨時負責人一步一步成長為中隊的指導員、中隊長。在他擔任中隊長的7年時間里,該中隊共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992起,追回賠償款達4800余萬元,尤其最近4年,張金中和隊友不懼艱辛,行程3萬余公里,詢問證人9000余人次,最終19起亡人案件全部成功偵破,實現了連續四年亡人逃逸案件偵破率100%的目標,贏得了百姓對公安工作的肯定與點贊。
一份付出,一分收獲。張金中帶領的中隊2015年被授予“集體三等功”,他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被記個人三等功3次,個人嘉獎3次,2014年被評為“全省追逃能手”,并授予“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1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善于創新
技戰法屢破疑難案
2020年1月23日7時許,一輛肇事三輪車撞傷路人后逃逸,社會關注度極高,張金中克服種種困難,運用“視頻分析比對法”,對2000余分鐘監控視頻進行分析比對,快速鎖定肇事者并將其緝拿歸案。
像這樣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科學分析研判大量信息及線索,去偽存真,快速破獲的肇事逃逸案不是個例。15年來,張金中對各種技戰法善于總結、完善、創新,他創新的“車輛運動軌跡分析法”“視頻分析比對法”“GPS定位查控偵查法”等在偵破重大疑難肇事逃逸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效十分顯著。
2018年2月3日19時,下班剛回到家張金中接到通知,要求其協助偵辦某市高速路上發生的一起亡人逃逸案件,肇事無號牌轎車在新鄉某站消失,夜間對該車影像錄入系統進行特征比對追蹤軌跡的效果不佳,張金中綜合運用“車輛運動軌跡分析法”成功找到前來接應的捷達車,車輛軌跡最終消失在科隆大道與勞動路口,經對捷達車車主信息檢索發現其剛剛有一條快捷酒店的開房記錄。21時許,張金中與外地同行立即前往將肇事者抓獲,并找到正在維修的肇事車輛,僅用時兩小時就成功偵破該案件,外地同行對張金中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無獨有偶。當晚在平原路某酒店門前發生一起“亡人逃逸”案件,張金中綜合運用“車輛運動軌跡分析法”“視頻分析比對法”“GPS定位查控偵查法”等技戰法,一層一層揭開了丈夫殘忍殺害妻子并偽造交通事故的面紗,嫌疑人試圖通過偽造現場瞞天過海,最終難逃法網。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15年來,張金中除了向科技要警力,他還向民力要警力。為了彌補科技的“不足”,張金中已將市區225家4S店、105家汽修廠和45家配件網點納入聯動體系,建立微信群、QQ群及時發布警情和收集線索。同時,結合逃逸案件的發案時間及地域特點,在我市出租車司機、環線夜間營業門市、各住宅小區以及城郊村莊中發展信息員426名,在案件偵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9.21”亡人逃逸案件偵破中,張金中將一小塊無配件碼和品牌標志前杠碎片發到聯動微信群,很快某4S店回復該車為現代瑞納轎車,次日凌晨7時,某汽修廠稱有一輛前部損壞的瑞納轎車準備維修。民警立即趕赴修理廠,經比對物證吻合,僅8小時就成功偵破該亡人逃逸案。無獨有偶。2015年12月31日深夜,一輛三輪車被撞后,當事人被一輛貨車二次碾壓、拖拽2000余米,該時段過往大貨車165輛,涉及7省11市,排查難度極大。張金中及時將案情向信息員發布,次日9時許,信息員李某反饋在閑聊中得知同村村民謝某的行車記錄儀,拍到了一輛藍色自卸貨車拖拽死者的過程,民警很快查證屬實并將肇事司機緝拿歸案,此時距離發案不到24小時!
不辱使命
無愧身穿“藏青藍”
“稽查工作是個良心活兒,必須一碗水端平,不僅要讓受害者心滿意足,也要讓肇事者心服口服。”15年來,張金中堅信,稽查工作是警民之間的橋梁和樞紐,交通事故調查和處理的過程,既是執法實踐的過程,也是服務群眾的過程。
2019年10月18日,張金中受命偵辦“2018.4.7”封丘亡人逃逸案件。該案發生在一年前,證據不足甚至滅失,破案難度極大,但面對家屬渴望的眼神和支離破碎的家境,張金中心中發誓,一定要將肇事者繩之以法,還家屬一個公道。
為了攻克這起案件,張金中9次復勘現場,還原案件發生的情形,在對肇事嫌疑車排查縮小偵查范圍過程中,大膽分析,謹慎排除,5次夜間進行車輛模擬偵查實驗,取得科學精確的影像資料,通過與案發時肇事車通過比對,判斷出該車改裝氙氣燈、習慣開霧燈及車牌的細微特征,及時確定此次事故的碰撞點,這一關鍵判定成為案件最后偵破的突破口。隨后,張金中和戰友抽絲剝繭開展大規模的排查,對所有可能來車方向視頻影像校正時差,確定同一時間軸,對每一輛在案發時間段可能到達現場的重點車輛均不放過,逐一查證,通過科學分析、縝密偵查,張金中和戰友連續奮戰58天,轉戰5省9市,行程13000余公里,最終將山東菏澤肇事司機馬某抓捕到案,并找到已經翻修過的肇事車輛。
當張金中告訴家屬案件偵破時,死者家屬半信半疑,在她們看來案件根本破不了,催促民警早日破案只是家人心里的一種期盼,這種期盼支撐著她們繼續生活,當民警堅定的告訴她們案件真的偵破了時,死者妻子笑著連聲說謝謝后,瞬間癱在地上嚎啕大哭。“她一年多的委屈、淚水、壓抑瞬間釋放了,此時此刻感覺作為一名稽查民警非常的自豪。”張金中說:“維護當事人的權益是交警的職責所在,讓群眾滿意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這種欣慰張金中和同事一直在擁有。2019年1月,市區連續發生三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響強烈。張金中和戰友頂住壓力,迎難而上,每天加班查看視頻、分析案情至深夜,最終經過20天的連續奮戰,3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全部偵破。“張金中不僅善于偵破新發案,在化解陳年積案上也立下汗馬功勞。”據市委政法委有關領導介紹,多年來,張金中曾通過努力先后解決10年以上歷史遺留案件19起,最大程度的取得群眾理解,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不僅如此,為了減少事故發生,他堅持走進交通廣播臺直播間,宣傳安全出行常識和避險技巧,通過電視、報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對偵破的案件開展以案說法,倡導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理念。
初心無悔。張金中和所有稽查民警一樣,一直行走在平凡與崇高之間。15年來,他始終懷著“不破案件不收兵”的堅定信念,在破案追逃的路上不負韶華、砥礪前行;15年來,他一次次用法律和正義之劍,嚴懲肇事者,撫慰受害者,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15年來,他一直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平安新鄉的道路上貢獻著一名人民警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