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根據中央文明辦要求,在各地和有關部門層層推薦的基礎上,經過省評審專家組嚴格評審,河南省擬推薦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名單并進行公示,我市李江福家庭、買世蕊家庭、耿風泉家庭榜上有名。
李江福家庭傳承“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家風,妻子相夫教子,在他們的嚴格要求下,兩個兒子好學上進、出類拔萃。他從事建筑業30多年,從未拖欠工人工資,從未出現建筑質量問題,被評為全國誠信道德模范。企業發展壯大后,李江福不忘回報家鄉,協調上千萬資金,為村里修路修渠、安裝路燈、建文化廣場,改善村莊面貌,還資助30多名家庭困難孩子完成學業。妻子也熱心公益,將自家住房作為志愿服務工作站,為工作站捐款捐物。多年來,李江福家庭為地震災區、貧困山區、困難群眾等奉獻愛心,累計捐獻錢物186余萬元。疫情期間,夫妻倆二人捐款捐物達5萬余元。
買世蕊家庭勤儉節約,熱心公益。她孝老愛親,悉心照顧患病公婆,還出錢出力支持丈夫照顧患病哥哥。幾十年來,她帶領全家以及“世蕊愛心志愿服務隊”向社會傳播大愛,與50多名孤寡老人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養老送終;幫助1000多名下崗職工再就業;為100多名老榮軍、老紅軍、特一等傷殘軍人提供生活服務;開辦“世蕊愛心班”,資助500多名山區困難失學女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重返校園,使孩子們成為社會有用人才。疫情期間,全家捐款5萬余元,多渠道動員捐款捐物33萬元。
耿風泉一家三代軍人,輩輩心系抗戰史事。從他父親開始就收集抗戰實物,整理抗戰事跡,耿風泉子承父業,先后投入30余萬元,走訪關愛上百名抗戰老兵,收集、記錄老兵們的口述歷史,搶救抗戰史料,系統整理抗戰實物萬余件,建立家庭抗戰實物展覽館。全家人用實際行動支持展覽館的發展,妻子拿出服裝店進貨款購買抗戰實物;兒女建立線上線下紅色文化圈。耿風泉還帶領家人組建志愿團隊,走進校園、社區、企業等,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志愿服務活動,拍攝專題片,繪制抗戰漫畫,創建1200余米的紅色文化主題宣傳墻等,成為傳承紅色基因、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