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袋、肥料袋、農藥瓶……過去,這些是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農業垃圾,風一吹,農藥味撲鼻。如今,延津縣塔鋪街道轄區的這些瓶瓶罐罐有了“歸宿”,農戶將它們撿起,放到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還能兌換現金。得益于塔鋪街道積極響應上級政策開展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回收處置工作,村民不再受刺鼻氣味的困擾,鄉村的面貌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有償回收村民成了田間地頭的“環保衛士”
“以前一到夏天,田間地頭到處是裝過農藥的瓶瓶罐罐。風一吹,滿鼻子都是農藥味。”塔鋪街道塔一村村委會主任洪長永說。
不能讓農藥包裝廢棄物“攔”住美麗鄉村建設,自今年7月份以來,塔鋪街道采取有償方式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按照每個0.02元~0.08元進行現金兌換。
9月3日一大早,村民小洪就帶著著近日的“戰利品”——24個農藥瓶、15個種子袋,準備去現場兌換。
這2個月,小洪算得上是村里的“環保衛士”。除了主動將自己用過的農藥瓶帶走,平時走在路上看到田地里有農藥瓶、塑料袋,他也會自覺撿起來帶回家。
“以前沒有這個意識,打完農藥后,藥瓶就隨意丟棄了。”小洪說,大家都這樣想,慢慢地,農藥瓶和包裝袋就多了起來,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用農藥瓶兌換現金,村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習慣和觀念也漸漸發生了轉變。截至目前,塔一村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兌換資金已達3萬余元,涉及周邊20個村莊。
全面鋪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形成良性循環
如今,圍繞塔一村,塔鋪街道轄區已基本形成散戶將農藥包裝廢棄物交給轄區指定收集點(如圖),收集點再轉交給縣級收集中心,最后進行回收處置的良性循環。
“回收只是第一步,對回收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至關重要。”塔鋪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申凱說,下一步,塔鋪街道將繼續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無害化處理等全過程的回收處置工作,將種子袋、肥料袋、農藥瓶等更好地回收,還村民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