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太行,丹桂飄香,紅葉爛漫。金秋的新鄉,高朋云集,科技澎湃。10月25日,第三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高博會”),在平原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隆重開幕。
這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時刻,舉辦的更高水平、更具特色、更亮品牌的高端科技商務盛會,也是科技部、河南省政府主辦的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閉會期間的重要專場活動。
副省長霍金花宣布開幕。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張勇強,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教育部科技司重大項目與高新技術處處長劉法磊,英國威爾士政府駐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馬青云,省政府副秘書長尹洪斌,省科技廳副廳長夏培臣,省教育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刁玉華,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樊二剛,市委書記張國偉,市長王登喜等有關領導,以及知名高校院所院士、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出席會議。
張勇強代表科技部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說,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河南省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在新鄉市舉辦的第三屆高博會是促進成果轉化的務實舉措,為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和投融資機構深層次協同合作提供了平臺。希望科技界、產業界、學術界和投資界的專家代表們,充分利用大會平臺,共商科技創新合作,共享科技創新成果,共贏科技創新發展紅利。
葉靜漪代表北京大學致辭。她表示,近年來,北京大學、河南省在科技合作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等領域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的今天,北京大學與新鄉市政府簽訂了共建產學研合作辦公室的協議。今年,北京大學克服疫情影響,提供了42項科研成果,雙方在新能源、大數據、智慧城市示范等應用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今天,雙方共建的線上3D云展示空間正式上線,向新鄉實時推薦北大優秀科研成果。希望雙方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深化合作,完善校地、校企等合作平臺建設,共同推進科技創新和更高質量的發展。
尤政表示,清華大學與新鄉市有著深厚的合作淵源,早在1990年雙方就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近年來,雙方合作全面深入推進,清華大學相關院系和機構與新鄉市在科技、工程研究、人才引進等方面,開展了多層次合作交流,在3D打印、新能源電池、通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9月,河南省黨政代表團訪問清華大學,雙方簽訂了深化科技合作協議,清華大學與新鄉市的合作是落實省校合作的支點。下一步將根據新鄉的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等方面開展進一步合作交流,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性技術,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馬青云說,今年第二次來到河南,深深感受到了政府、企業、院校對與英國威爾士合作的熱情,讓她對雙方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充滿信心。期待通過中英科技創新平臺合作,助力中原提升國際創新能力,攜手共建合作共贏的新伙伴,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借助云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李蘭娟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教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分別進行線上致辭。
李蘭娟表示,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科技攻關提供了有力保障。“創新引領發展,協同融合共贏”,希望大家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為建設“健康中國”譜寫新篇章。
喬治·斯穆特感謝河南省、新鄉市以及茵特賽爾生物公司的邀請,祝賀企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期待疫情結束后有機會來到河南新鄉,與茵特賽爾公司開展合作研究,希望新鄉市集合全球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促進尖端科技生物成果產業轉化,為人類醫學與健康事業作出貢獻。
巴里·馬歇爾說,金秋是訪問新鄉的最好時節,希望能盡快與大家見面。此次高博會和諾貝爾獎頒獎在同一月份舉辦,兩次盛會都極具價值。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30年前丙型肝炎的發現者,所以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醫學研究。他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尋找與新鄉合作的機會,以加快科學技術的創新和轉化,期望有一天能訪問新鄉,與頂尖科學家交換意見、交流成果、加深友誼。
在致辭中,張國偉首先代表新鄉市委、市政府和620萬熱情好客的新鄉人民,向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高博會已在新鄉成功舉辦兩屆,參會知名高校院所與企業機構不斷增多,辦會規模不斷壯大,運行機制不斷完善,高博會越來越“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已成為聚集國內外科技創新理念、展示科技創新產品、集聚科技創新人才、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
張國偉指出,本屆高博會背景特殊,意義重大,是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下舉辦的,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舉辦的,是在“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規劃編制正在進行的關鍵節點舉辦的,是在國際形勢異常復雜、一些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亟待攻克的形勢下舉辦的,是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形勢下舉辦的,也是在抗美援朝取得偉大勝利70周年紀念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思想備受鼓舞的氛圍中舉辦的,注定影響深遠,必將載入史冊。
張國偉說,近三年來,通過高博會的舉辦,新鄉交流合作的伙伴越來越多,兩屆高博會共迎來了800余家國內外高校院所、企業機構,2400余位參會嘉賓,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團隊的交流合作,為創新發展與產業升級增添了強勁動力和人才支撐。新鄉開放創新的步伐越來越快,與中科院等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成立國際聯合實驗室,讓世界了解到了充滿活力與創新力的新鄉,也讓新鄉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新鄉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效越來越豐,兩屆高博會共簽約項目279個,總投資1628.8億元,一大批項目加快推進。測量珠峰“身高”的“雪深探測雷達”、為全球導航的北斗3號“收官之星”、探索宇宙太空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助力全球抗疫的“疫情聯防聯控智慧系統”,均有來自新鄉的貢獻。新鄉崇尚創新的氛圍越來越濃,全市95%以上的“規上”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財政科技投入、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R&D)、技術合同交易額、專利申請總量、專利授權總量等多項指標均穩居全省前列。不斷深化自創區體制機制改革,出臺“八條”新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牧野大地蔚然成風。
張國偉表示,新鄉以“新”為名,向“新”而行,靠“新”而興。作為大會東道主,新鄉將積極創造最優環境、全力以赴搞好服務,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對接轉化、更多產業項目落地生根、更多科研團隊茁壯成長。真誠邀請大家到新鄉創新創業,新鄉將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完善的配套、更加優良的環境,與大家精誠匯智新鄉,共創美好未來。
葉靜漪、王登喜共同為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新鄉)產學研合作辦公室揭牌。雙方深度合作,將促成更多優質項目和科技成果在新鄉轉移轉化。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15個項目現場簽約,涉及新能源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領域,合作方包括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浙江萬向等眾多知名高校院所和企業。另據介紹,第三屆高博會共征集簽約項目125個,總投資359.08億元。其中,招商引資項目44個,總投資291.9億元;科技合作項目81個,總投資67.18億元。
緊盯前沿技術,聚焦科技創新,一系列高端論壇是本屆高博會的鮮明亮點。主題演講與圓桌對話由市政府、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主辦,市科技局和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共同承辦,多位“大咖”作了主旨演講或對話交流。
本屆高博會立足常態化疫情防控實際,借助“云”技術,開通了24小時網上展廳。云端展品涉及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大數據、5G終端、VR應用等前沿領域,促進產學研金深度融合,用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讓科技服務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