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以來,新鄉市以法治建設為主線,立足普法服務為民惠民,精準普法,精細治理,為新鄉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普法工作始終位居全省第一方陣,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市稱號。
一種聲音傳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為依法治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新鄉市在普法工作中緊扣時代脈搏,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動普法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普法,當然先普根本大法。為使憲法走近人民群眾,走入日常生活,五年來,新鄉市組織開展市委中心組學法、刊登市長署名文章,舉行省、市管新任領導干部向憲法宣誓,在電視臺制作系列訪談節目……引領全社會形成尊崇憲法、厲行法治的濃厚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模范帶動下,新鄉市“法律六進”活動持續深入,全民憲法信仰進一步增強。
普法,就要結合重點時段。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家安全日、禁毒日、交通日、國家憲法日等特定活動時段為契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教育、引導群眾學法、懂法、守法,營造普法依法治理的良好氛圍。
普法,就要突出重點內容。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鄉市迅速下發《關于深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把民法典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和黨員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民法典“十進”活動,把民法典各項規定貫穿政府依法行政全過程……
三個關鍵增實效
領導干部是關鍵。2013年以來,新鄉市連續7年舉辦市委中心組“法治講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全面普及領導干部、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無紙化系統,建立個人學法用法和普法考試檔案。全市155家黨委、政府部門、85%的企事業單位聘請了法律顧問。 2016年,新鄉在全省率先實行《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述法考核“一制度兩辦法”》,把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行政首長出庭應訴情況納入領導干部年度績效考核體系和重大事項督查范圍,增加分值權重,實現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述學述法“四位一體”考核新模式。《法制日報》《河南日報》等各級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經驗做法被司法部在全國推廣。
青年少年是關鍵。2017年,新鄉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新時代法治校園”,組織開展“德法涵養文明共建法治校園”主題活動,全市1726所中小學校都聘請了法制副校長,通過開展“小荷青少年維權”、模擬法庭、開學第一課、憲法晨讀等途徑的法治實踐活動,實現了青少年學生法治思維培育常態化。全省依法治?,F場會在新鄉市召開。
基層基礎是關鍵。“七五”普法以來,新鄉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出臺《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修訂完善創建指標體系,全面推進市、縣、鄉、村四級同創,組織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憲法進萬家,法治助脫貧”主題宣傳活動,在創建“民主法治村”的同時,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舉辦村“兩委”培訓班,促進基層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發展。實現了“一村一法制顧問”全覆蓋。全市8個國家級、163個省級法治示范單位,不同層次的法治創建總數在全省位居前列。
五項創新求突破
“七五”普法以來,持續深化普法依法治理,不斷總結,不斷突破,結合實際工作,推出五項創新。
創新規劃布局。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高標準、高規格組織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啟動“弘揚憲法精神共建共享法治新鄉”“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等專項行動,對普法依法治理從10個方面33項具體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真正讓法治成為新鄉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工作機制。出臺《“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責任制實施意見》,建立普法責任清單,積極打造一把手負總責,49家單位和12個縣(市)、區一盤棋聯動、高效推進的工作機制,形成黨委主導、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新格局。
創新考核評估。制定《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考評辦法(試行)》《新鄉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評估考核指標體系方案》等13項制度,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市委、市政府經濟發展目標、文明創建、綜治平安建設考核體系中。2020年,新鄉市被省委依法治省辦列為全省法治建設考核試點城市。
創新法治實踐。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訪民情、解民憂”“普法志愿者基層行”法治實踐活動,政法干警分包聯系村莊,聽民聲、解民難,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廣大群眾對法治宣傳教育的知曉率和滿意率分別為89%和91%,超出國家級文明城市驗收標準2個百分點。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新鄉市在全省率先召開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一次會議,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專項法治宣傳活動,編制有關《法律指引》和《法律知識問答》,印發疫情防控一線,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創新普法載體。借助訴調對接多元化解“一辦五中心”實體平臺,在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過程嵌入普法元素,以案普法,釋法說理,通過糾紛調解把普法延伸到最基層,讓法治建設成果惠及社會、惠及群眾。新鄉市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被中央綜治辦確定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創新項目。在全省率先推行普法新媒體矩陣建設,構建以“法治新鄉”全媒體為核心的“一網一報兩微”法治宣傳教育云平臺,投資創辦“互聯網+農村普法”,拓展了一批法治主題公園、法治文化廣場等特色法治教育基地,打造了以封丘縣曹崗險工黃河普法廉政教育基地為代表的沿黃法治文化陣地帶,使依法治理母親河、保護綠水青山、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堅持一種聲音,抓住三個關鍵,推出五項創新,給法治新鄉建設累累碩果:“七五”期間,新鄉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個縣、區榮獲“全國法治創建先進縣(區)”稱號,4個行政村榮獲“全國法治創建示范村”稱號;《法治新鄉手機報》被評為“全省首批優秀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我與憲法”河南區域啟動儀式在新鄉市舉行;新鄉家事調解經驗寫入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央依法治國辦“加強市縣基層法治建設”調研座談會在新鄉召開。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下,新鄉,正以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不斷匯聚起磅礴澎湃的偉力,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道路上劈波斬浪,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