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山層戀疊嶂,看近水碧波蕩漾。
輝縣市山峻、水清、景色美,僅A級以上的景區就有7家,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輝縣市,游客在這里流連忘返。
山美,也造成了交通不便和信息閉塞,更讓一些貧困群眾至今還生活在深山區。
如何利用旅游優勢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輝縣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帶動景區周邊群眾就業創業,構建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脫貧娶媳婦——喜上加喜
這兩年,輝縣市張村鄉趙窯村56歲的“老四”,自家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穿上圍裙,洗凈雙手,操著把廚刀,“咔嚓”切菜,菜入油鍋,翻炒一番,一份蘿卜絲炒粉條新鮮出鍋,端到客人桌前。
吃飯完畢,客人結賬。“老四”拿過賬單隨便一看,報出一個數字??腿擞行┮苫螅贸鍪謾C點開計算器,核對一遍,數字準確無誤,不由得向“老四”伸出大拇指。
隨著客人增多,“老四”的知名度節節攀升,都知道張村鄉平嶺村有個做飯的“老四”,算賬算得準,性格又開朗。
“老四”的大名叫原東群,家住趙窯村,以前在家伺候生病的父母,無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窮得叮當響。前幾年,父母相繼去世,他來到平嶺村一家農家樂飯店幫廚。
“‘老四’,啥時候談個對象?”有人打趣他。
“現在進行時。”“老四”不慌不忙地說,大家都笑了。
“‘老四’,你算賬咋恁快呀?”“秘密,不告訴你。”大家又笑了。
平嶺村是輝縣市一個很普通的山村,這些年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村里的經濟發展,周邊村民相繼建起“農家樂”。“農家樂”發展起來后,周邊村莊的一些貧困戶來飯店打工,收入增加了不少,像“老四”這種能炒菜的,老板給他每月4000元。前段日子,老板說給他增加工資,“老四”說啥也不要,他挺滿足自己眼前的生活,要是能娶個老婆,生活就更好了。
平嶺村群山懷抱,山巒競秀,溝壑縱橫,綠樹成蔭,既有奇山怪壁,又有山水風韻,鳥兒和小動物自由穿梭,充滿原始氣息和山野清香,偶有野雞飛過、松鼠跳躍,是休閑旅游度假康養的理想去處。2018年,平嶺村被評為“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
當前,平嶺村以傳統村落建設中騰出的村居發展鄉村生態游,依托老干部服務隊的紅色經典游、“農家樂”餐飲服務,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游。每逢休息日和節假日,來這里旅游的人川流不息,一些規模較大的“農家樂”年收入甚至超過50萬元,吸引和帶動了周邊貧困戶就業30多人。
看來,平嶺村還會增加一條歇后語——“‘老四’脫貧娶媳婦——喜上加喜”。
貧困戶當上了老板
給別人打工,哪如自己當老板?
輝縣市山多、景區多,羅姐寨、齊王寨、秋溝、關山、萬仙山、八里溝、九蓮山、百泉等一大批景區聞名遐邇。盡管景區整體富裕,但是,深山區仍有因病、因學致貧的貧困群眾。
南窯村名聲不顯,羅姐寨卻大名鼎鼎,實際上,羅姐寨景區就在南窯村。從山腳下驅車進入山區,到海拔1100多米的南窯村,10公里路要走半個多小時。
“你的腳步流浪在天涯,我的思念隨你到遠方,誰的眼淚在月光中凝聚成了霜……”沒事的時候,南窯村村民司來拴在自家開辦的“農家驛站”前,合著
音樂唱首歌或者來段兒戲曲,有人聽娛人,沒人聽娛己,圖的是高興。56歲的他底氣足、嗓音亮,有些唱段還放在自己的抖音上,傳播最多的一條抖音有1350個瀏覽量。
不過,4年前的他可高興不起來。那年夏天,山上發洪水,臨溝而居的他家被沖得只剩下3間石頭房。屋漏偏逢連夜雨。孩子要上學,自己還有病,每月單單是藥費都得五六百元,愁得他整天唉聲嘆氣。
經人點撥,依靠羅姐寨的名聲,司來拴下決心開一家“農家樂”。說干就干,他借款10萬元,整修了舊屋,又建起4間標準客房,添置了一套音響,專門拜師學習廚藝,不久,一家頗有特色的“農家樂”出現在眾人面前。
借助景區優勢,司來拴雖然到現在還沒有還完借款,但是他家已經達到脫貧標準。生活有了奔頭,司來拴也恢復了往日的精氣神兒,旅游旺季,他每天都要唱段歌曲、豫劇或河南墜子,放在自己的抖音上。
據了解,截至目前,南窯村有3戶貧困戶開辦了“農家樂”,都已經順利實現脫貧。
景區內貧困戶當老板的不止司來拴一人,齊王寨村村民牛明富也是其中的一位。
牛明富家的生活原本不錯,可是,女兒和老伴兒相繼生病,高昂的治療費用讓這個家庭陷入深度貧困。
齊王寨風景好,電影《舉起手來》就在這里拍攝。村里對牛明富一家及時提供了幫助,相繼治好了女兒和老伴兒的疾病。
為了盡快改變家里的面貌,牛明富決定在村里的支持下開辦“農家樂”。他借款新建了兩層民宿共計9間房,放了20多張床。任意打開一個房間,床鋪干凈整潔,有電視、熱水壺,“咱建得晚,配套設備的檔次得高一些”?,F在的牛明富早就變身“大廚”,一盤盤鮮美的菜肴端上游客的飯桌,再加上自家蒸的饅頭、熬的玉米粥,游客吃得舒服,也更愿意來他的“農家樂”休閑娛樂。不算賬不知道,僅2017年,牛明富一家的凈收入就達到5萬元,他們一家在2018年光榮脫貧。
每年5月份至10月份,特別是周五、周六和周日,每戶“農家樂”都住滿了游客,常常一床難求,這也為類似齊王寨村這樣景區內的貧困戶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景區助力來脫貧
初冬的寶泉景區,紅葉在青山中分外顯眼。一泓碧水惹人醉,兩岸青山相對出。
每天,50多歲的安小樂穿著整潔的“凱樂石”工作服,在景區邊打掃衛生。其實,這是一個相對輕松的工作,景區管吃管住每月還有3000元左右的工資。
安小樂是景區附近村莊的一名村民,與母親、哥哥和侄女在一起生活。安小樂沒有文化,他的哥哥殘疾,家庭生活困難。
寶泉景區位于輝縣市薄壁鎮西北部太行山區之中,共有453戶、1798口人,零散分布在海拔900多米的山中。村民經濟收入來自于傳統農業,再加上信息閉塞、生活環境差,教育、衛生相對落后,是我省“三山一灘”中太行山的精準扶貧重點地區。
精準扶貧之后,寶泉景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利用景區自身條件,招聘一些景區內貧困村民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安小樂就是其中之一。當接到通知時,他高興得有些蒙了,能到景區工作,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不僅僅是保潔,在保安、片區管理員等工作崗位上,還有100多名類似于安小樂這樣的村民。
寶泉景區內有40多家商戶,大都屬于有經商意識和經營能力的“能人”。景區發揮他們的作用,帶動周邊上千戶、近萬人從事餐飲、民俗、超市、工藝品、土特產等商業經營,使每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在脫貧上,寶泉景區還有更大的措施在后面。
寶泉景區部門經理郭曼說,現在景區每年游客穩定在220萬人次,但是景區內的賓館、農家樂寥寥無幾。景區內能蓋賓館,但是不蓋,為啥?目的就是讓游客住在景區外附近村莊的農家樂里,讓這些老百姓也能增加收入,早早脫貧致富。
在景區附近的圪針村,有兩條著名的“網紅街”。“網紅街”有多紅?暑假里任何一個賣小漁網、小水槍的攤點,每天的凈利潤都是在幾百元,周六、周日更是超千元。
當然,更有一些有實力的村民看到了商機,蓋起了農家樂和餐館,能吃能住能玩,依托著寶泉景區,附近的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脫貧、致富。
這些年來,輝縣市依托景區帶動脫貧,大力發展農家樂、采摘園、農莊、合作社等涉及旅游經營主體162家,農家院近千家,直接吸納貧困群眾就業2000多人,700多戶貧困群眾依托旅游自主創業,年收入超過3.5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輝縣市依托旅游解決脫貧致富難題,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