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記者從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分布在新鄉市各處的數百個水或空氣質量監控監測站點、數千個安裝在企業的監控設施、數百臺揚塵監控設備等,成為環保“千里眼”,讓新鄉市的治污更精準。
記者王新林
【提高治污能力】
繼續加大污染治理信息化建設
“11月22日20時至23日4時,封丘陶北(一處水環境監測點)氨氮超標……請領導及相關轄區關注!”這是11月23日上午,新鄉市水污染防治攻堅群里的一則信息,轄區負責人在接到信息后很快前往查看原因并予以處理。
據了解,為提高科技治污能力,今年以來,新鄉市繼續加大污染治理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管理能力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像陶北監測斷面一樣,新鄉市轄區內的河流監測斷面已經達到了152處。其中,國控河流監測斷面5個、省控河流監測斷面3個、市控河流監測斷面30個,還有114個鄉鎮河流監測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河流水質監測系統趨于完善。
在大氣污染治理信息化建設中,新鄉市目前已建成4個國控站點、19個省控站點、15個市控站點、57個微型監測站,以及30套道路揚塵監測站點,大氣環境監測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
【連續動態監管】
通過走航車不間斷“巡航”監測
為確保企業在污染治理中“守規矩”,新鄉市在4750家企業安裝聯網了用電量監控設施,1590家企業安裝聯網了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施,434家用車大戶安裝聯網了門禁監控系統,118家建筑工地安裝了PM10監控設備。同時,新鄉市還添置了4臺走航車,通過走航車不間斷“巡航”監測,實現了對排污單位24小時連續動態監管。
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借助這些監控、監測設備和設施,可以隨時查看某處的環境質量、排污情況等。一旦發現哪里出現異常,就可以第一時間“按圖索驥”,及時排查、處理問題,讓新鄉市的治污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