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記者了解到,從西伯利亞南下過冬的大雁等第一批南遷候鳥,已陸續飛臨封丘縣、長垣市附近的黃河濕地保護區,再現“萬鳥臨河”盛況。
連日來,從西伯利亞南下過冬的大雁等候鳥陸續到達新鄉市境內,在長垣市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大雁群遮天蔽日,工作人員介紹,由于今年冬季氣溫較高,來越冬的大雁比往年晚到了一周,第一批到來的數量有五六萬只。
從數量上觀察,目前比去年同期要多。因為黃河生態的保護力度加大,黃河灘區生態環境和候鳥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從2015年起,來濕地越冬的大雁每年都呈現遞增趨勢,去年的高峰期有10萬只左右。
自10月份以來,封丘縣荊隆宮鄉、陳橋鎮、曹崗鄉等沿黃一帶的灘區成了大批南遷候鳥停歇的樂園,而這種情況預計會持續到12月底。
在長垣市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還發現了300多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目前全球大鴇僅存不足3萬只,中國不足1000只,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此,保護區將加大保護力度,確保候鳥在黃河灘區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