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延津縣醫療衛生共同體揭牌儀式在該縣中醫院舉行,該縣副縣長付英民,縣醫管委辦公室主任、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愛國,縣醫保局局長馮文軍,衛健委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及各股室負責人,各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及職工代表參加儀式。李愛國主持揭牌儀式。
延津縣按照國家、省、市關于醫共體建設的要求,組建了以縣中醫院為牽頭單位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標志著該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正式全面啟動實施。醫共體的成立與推進,是深層次解決基層衛生體制問題的重大突破,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有效實現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協同發展,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效能,充分滿足新時期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付英民在講話中說,延津縣醫共體的成立是縣域醫療健康領域改革的又一個新起點、新開始,將以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為初心,破除壁壘和障礙,以基層為重點,推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獲得感。付英民要求,在醫共體建設上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確保高質量完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早日讓縣域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馮文軍在講話中說,縣醫保局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縣域醫共體這一根本,積極發揮醫保杠桿的撬動作用,抓緊制定出臺醫保對醫共體建設發展的配套文件,對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建立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激勵約束機制,各項工作及時跟進,使醫共體發展不受環節瘀堵,確保醫共體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不降低、參保人員利益不受損。
延津縣醫共體牽頭醫院縣中醫院領導在儀式上表示,縣中醫院作為牽頭單位,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確保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機構性質、功能定位、資產歸屬、人員身份、財政投入“五個不變”;充分發揮牽頭醫院技術優勢,推動優質資源下基層,共同建立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團隊,構建起有序的分級診療模式,實現基層首診,變“病人跑”為“專家跑”;積極發揮醫共體技術資源優勢,建立綠色通道,最大程度降低外轉率,提高縣域內就診率。共同為全縣居民提供疾病預防、健康教育、醫療救治、慢病管理、康復指導等全方位服務。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病再轉診”的就醫新模式,不斷提升全縣綜合醫療水平,逐步實現醫共體的愿景和目標。